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維護世界最長跨海大橋?蘇權科答中評
http://www.CRNTT.com   2018-03-16 00:32:29


全國政協委員蘇權科(中評社 郭至君攝)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中評社報道組)港澳珠澳大橋通車時間進入倒計時,這座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曾經被英國《衛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對於這樣一座跨海大橋,後期的養護並不容易。全國政協委員、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昨天下午在委員通道採訪結束後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表示,將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契機研發人工智能和自動化裝備,實現科學檢測和科學維護。

  蘇權科昨天上午在委員通道上接受媒體記者的提問表示,港珠澳大橋建成表明中國在超級跨海工程的技術裝備和管理等多個領域進入世界領先行列。上百家單位、上千名科技人員先後開展了三百多項課題研究,創新了海上裝配化橋梁、人工島、超長城管隧道的工程理論和核心技術,並且建造了工業化建造體系。形象的說就是,把橋梁和隧道都在工廠里製造好,然後用大型設備運到現場,再海上拼裝和海底對接,鑄就高品質的大型跨海通道。

  他認為,港澳珠澳大橋的建成主要有兩個方面的重大成果,一是跨海橋島隧集團工程的技術與標準體系。這個成果可以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打下基礎。二是首次由粵港澳合作共建重大工程,創立了三地協同決策,協調發展和協商解決爭端的管理機制,這些成果在合作共建項目領域有更大的價值。

  他表示,下一步,我們還要開展三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用好這座橋。大家知道,由於跨境車輛交通限制的問題,老百姓擔心這座大橋的使用效率,我們已經進行了大量協調、調查、論證,獲得了基本的解決方案,還在積極爭取更加有利的措施落地,比如進一步放寬跨境通行政策,增強三地互信聯動機制,實現人車能上橋、願上橋的良好居民啊。二是維護管理好這座橋。在世界範圍,超長跨海大橋的運營維護也面臨許多難題。在我們國家的科技部、交通部的支持下,研究開發大數據的管理平台和裝備,為跨海通道的運營維護開創新格局。三是總結、推廣好創新成果。港珠澳大橋作為港珠澳地區的先導工程和試驗田,在歷時14年的前期工作和建設過程中,創新發展了粵港澳共建共管模式,鍛煉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我們希望借鑒一國兩制下,三地合作的基本經驗,推動大灣區前期規劃設計和重大決策工作。

  中評社記者在委員通道採訪結束後,繼續追問蘇委員相關的跨海大橋的後期維護問題。蘇權科表示,要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契機研究開發人工智能和自動化裝備,盡量把人解放出來。靠人去檢查,一個是效率不高,另外就是工人的工作條件很惡劣,也養護不好,我們希望把橋樑管起來,用自動化設備盡量實現科學檢測和科學維護,提高大橋的使用效率。

 (中評社報道組:林艶、郭至君、蘭忠偉、臧涵)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