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霍啟剛:港青到大灣區發展是家的擴大和延伸
http://www.CRNTT.com   2019-03-11 00:20:24


多位委員受邀參加記者會談新時代履職(中評社 林艶攝)
 
  霍啟剛表示,簡單講,香港年輕人都知道大灣區的發展,一般也是認同大灣區的,同意大灣區潛在的就業創業機會較多,有利於提升他們的競爭力,有發展的機遇,還有大灣區的成本比較低,市場空間比較廣,一般是認同的。但是他們不想去的原因主要是什麼呢?主要是他們對內地的環境不熟悉,他們缺少人脈網絡,他們可能跟家人朋友分離得比較遠,擔心內地的生活不習慣等等。他認為,這些不習慣還是來自了解不透徹。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他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主要方向來幫助大灣區的發展:

  第一,要建立青年人對國家、對大灣區的信心,這個可以從香港入手。去年我們遇到多少年少遇的挑戰,來之前,很多委員都有個疑問,現在情況這麼複雜,中國未來怎麼走呢?我們的信心何來呢?首先,政府工作報告裡面提到很多經濟、民生,尤其是青年人發展的教育、培訓等等創新策略,給了我們非常好的信心,以後穩步發展,給未來帶來希望。其次,來自制度的信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打硬仗,沒有什麼是不能過去的。這兩個消息,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香港所有的政協委員帶給年輕人,真的講好中國故事,尤其是講好大灣區的故事,這是最基本的。他們有信心,才願意去闖,這是很簡單的道理。霍啟剛認為,有危就有機,大灣區對他們來講就是個機遇。韓正副總理多次強調,大灣區的規劃是以人為本,尤其是先聽了港澳人士尤其青年人的聲音,以他們為中心。所以,要讓香港年輕人知道,這個國家是願意為他們投資的。給他們樹立信心,也是我們回去要做的。

  第二,要改變他們的心態,要讓香港青年知道,大灣區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一國兩制”實踐的創新。其實中央用了很長時間謀劃大灣區的建設,分了“兩步走”,先聽了香港、澳門年輕人的意見,凸顯了中央對香港、澳門年輕人在大灣區規劃裡面的地位。另外,需要改變一個“北上”的概念,香港很多人經常開玩笑,深圳往北都是北方,這給人很遠的感覺。到大灣區只不過是一個家的擴大和延伸,好比以前是兩居室,現在買了一個叠層別墅,家變大了。但沒有離開家,沒有出門,只是房間多了而已。他認為,這個概念必須鞏固。比如現在有了高鐵,尖沙咀到福田深圳只要二十分鐘,從港珠澳大橋到珠海也就一個小時。哪來的北上?我們應該要和他們強調“一個小時生活圈”,打破打破“過境、過關”這種心理的障礙和隔膜。前幾個禮拜,梁振英副主席組織的一個“快閃”青年活動,很有效,就是速來速去,去深圳看了然後就回去,讓他們感覺到“一小時生活圈”絕對可以達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