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如何融入國家大局?林毅夫答中評
http://www.CRNTT.com   2021-03-10 00:13:17


林毅夫(圖片來源:大會提供)
 
  就“雙循環”而言,作為資本市場的香港,能夠做怎樣的貢獻?林毅夫認為,從國內循環來講,要做大國內市場目的在於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就要提高勞動生產力,而提高勞動生產力有賴於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剛才前面也談到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都需要資本的支持。因此,香港可以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有利地位,為中國技術創新、產業升級首要的資本投入提供非常好的橋梁以及平台。同時,他也提到,中國“雙循環”是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相互促進,香港在國際循環上也可以作為一個資本平台,幫助中國的企業隨著中國的海外投資走出去。這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夠為十四五和長遠發展以及新發展格局做出貢獻的地方。

  對於香港自身的經濟發展,林毅夫表示,非常重要的是要融入現在提出的大灣區,因為經濟要發展,不管哪個國家和地區都要充分利用它的比較優勢。利用比較優勢就代表有些地方不具有比較優勢,那麼不具有比較優勢的地方就要草船借箭,利用其它國家和地區的比較優勢。我們知道,香港的比較優勢是資本,教育和在科技的研發上--由於香港有五所全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因此在研發上也有優勢。但香港人口相對少,製造業基本上比較薄弱。這部分正好可以利用香港優勢來幫助灣區的發展提供資本以及研發人力,同時也可以利用好大灣區包括深圳、珠三角作為全世界製造業最重要的中心優勢。這樣的話,相信香港既可以貢獻於大灣區的發展,而大灣區的發展也會給香港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推動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