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徐瑤解讀中國海外軍事基地拓展:美國的經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6 00:49:55


 
  2、大國海外軍事基地的拓展在時間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一些基本條件。

  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政府精英已經意識到不斷擴展的國家利益勢必需要更具擴張主義的對外政策,必須在海外獲取更多的勢力範圍以及軍事基地。約翰·昆西·亞當斯把古巴看作是“北美大陸的天然附屬物”,認為兼並北美所有地區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1861-1869年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威廉·亨利·西華德也跟亞當斯一樣,是美國“天定命運”論的熱衷信奉者,認為“所有繁榮的國家必須擴張”,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擁有島嶼基地能夠保護自己的國家利益並將美國的國力投向海外。美國一度考慮在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冰島、薩摩亞、墨西哥、達連島、夏威夷、丹屬西印度群島、聖多明各、海地、法屬圭亞那、泰格島、古巴及多米尼加等地建立勢力範圍和軍事基地。但美國只在1867年意外獲得了微小的中途島,1868年獲得了阿拉斯加及在1887年取得了在夏威夷珍珠港的排他性基地權,美國政府並未能實現與自身經濟實力相當的海外影響與領地。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國會限制政府在外國領土上承擔義務、建立基地或獲得土地;國內孤立主義思潮的影響;美國海軍力量的不足。反觀中國目前的軍事實力、國內民眾對於海外軍事基地的認知以及輿論導向等因素,我們認為中國軍事走出去的實施仍需一定的準備時間與醞釀過程。

  3、聯盟不是一國軍事基地獲取的充分條件,也非必要條件。

  海外軍事基地同聯盟一樣,都是國際關係中相當古老的現象。但聯盟並不是一國軍事基地獲取的充分條件,也非必要條件,只是冷戰時期過於僵硬的兩極聯盟體系造成了大國海外駐軍就勢必履行對東道國的安全承諾的假象。冷戰後,傳統的軍事聯盟仍然成為美國維持軍事基地准入的重要政治支撐,但自願性同盟及其他更為靈活的合作形式成為美國海外軍事部署的重要形式。“911”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對美國盟友的“提純”過程,美軍為了尋求更大的靈活性,開始逐步發展因形勢所需而臨時建立的、雙邊的安全安排,並與明顯處於其傳統條約同盟體系以外的國家建立和維持軍事基地設施。在中東地區,美國參議院並未批准與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爾、巴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及阿曼等國的任何一個結成正式聯盟,但美國與這些國家簽訂了包括設立基地權、港口停泊安排、先期設備、聯合訓練演習等行政防禦協定。雖然美國與巴基斯坦、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的正式雙邊聯盟都未規定美國軍隊和平時期永久性的部署,但近年來出於反恐及地區安全的需要,美國不斷加強了在這些國家的駐軍。由此可見,即便未來中國在海外建立某種形式的軍事存在,並不意味著中國需改變不結盟的外交原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