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多手準備應對TPP衝擊 仍有緩衝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07 15:27:58


  中評社北京10月7日電/10月5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12個成員國部長在美國亞特蘭大就市場准入、監管和知識產權等領域統一標準達成共識,耗時多年的TPP談判基本完成。其對中國是福是禍,應冷靜、客觀看待。

  TPP代表的是新一代自由貿易的行事準則,是對現行WTO機制的拔高和超越。其他國家要想跟上TPP的步伐,必須在市場開放、爭端解決機制、知識產權保護、國有企業管理等政策方面做出改革和調整,這對中國的改革和開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目前TPP參與國GDP總和占世界的40%,未能參與如此之大的市場,意味著現實和潛在商機的喪失。未來如果美國將TPP與TTIP(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對接,這對中國的潛在影響更大。因此對TPP的戰略影響應高度重視,早作應對。

  事實上,中國已對TPP有所準備。首先,應對外部挑戰的根本是中國加快自身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促進國內經濟增效提質。

  其次,中國已著手建立更加開放的市場經濟。倡導成立了金磚銀行、亞投行,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WTO多哈回合談判取得早期收獲,促進IMF和世行加快改革,上述舉措在國際上樹立了良好口碑,向世界展示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有道義的大國,中國從對外開放中受益,也希望讓世界分享中國發展的福祉,更讓世界認識到中國發展有益於世界,任何將中國排出在外的貿易制度安排都是不完美的。

  第三,中國目前正積極推動和參與多邊和雙邊層面的自貿區談判進程,這將大大緩解TPP將中國排出在外的負面衝擊。目前,中國與美國已進行到第21輪的BIT談判有望在明年年底前結束。中澳、中國-新西蘭已達成自貿協議。中日之間的自貿談判目前正在中日韓三邊自貿談判協議框架下不斷推進。此外,中國還積極與其他非TPP成員國展開自貿談判。積極推動RCEP的升級,與歐盟以及冰島、瑞士等歐洲國家的自貿談判已經有序展開,並取得了積極成果。上述成果和努力有助於緩解TPP談成給中國造成的貿易轉移和貿易市場擠壓的負面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