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兩伊相靠近 奧巴馬被批犧牲伊拉克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13 00:44:12


2014年10月,上任不久的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將地區首訪選在伊朗,網絡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月13日電(記者 鄧冠英編譯報道)美國被曝曾與伊朗共謀打擊肆虐伊拉克的“伊斯蘭國”,而後伊朗自行作戰不配合五角大樓。伊拉克現任總理上台過程獲美國力挺,而其地區首訪選在伊朗。在油價大跌中受損的伊朗撥款開發與伊拉克的共有油田,據伊朗媒體報道,伊拉克石油部長訪問伊朗,兩國進一步的合作或已見眉目。

  邁克爾•魯賓(Michael Rubin)在美國雜誌《評論(Commentary)》上發表文章表示,正是美軍撤離造成了伊拉克的真空,又未反對伊朗在伊拉克的勢力增長,而伊朗的野心在於深度介入伊拉克事務,從伊拉克身上索價。邁克爾還表示,奧巴馬任由伊朗介入伊拉克事務,犧牲伊拉克人民,如同當年羅斯福出賣波蘭人。全文編譯如下:

  總統奧巴馬和國務卿克里都暗示過,他們把對抗“伊斯蘭國”(亦作ISIS,ISIL,美國去年已正式改稱“達伊沙(Daesh)”)視為一個和伊朗進行合作的機會。至少,他們似乎不反對伊拉克內部不斷增長的伊朗勢力,無論是直接打擊“伊斯蘭國”的動作,還是建立什葉派民兵組織以代理德黑蘭利益的部署。

  “伊斯蘭國”最近的推進動作,讓伊拉克城市薩邁拉及其神聖的阿斯卡里聖殿陷入險境,此外,伊朗革命衛隊(Qods Force)的指揮官卡西姆•索萊馬尼(Qassem Soleimani)一直強調,伊朗在強化伊拉克防務上有重要地位。不要懷疑,大多數伊拉克什葉派據上述兩點原因支持伊朗作出的努力,即使他們將悄悄地表示,不信任德黑蘭的動機。

  然而,他們都會承認,不曾預料美國會允許伊朗在此地變得如此強大且具有影響力。問題並不僅是小布什政府拋棄克林頓以推翻薩達姆政權為手段的“雙重遏制”政策。小布什政府的官員清楚伊朗的野心,雖然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官員們曾辯稱,與伊朗進行外交將讓德黑蘭檢視自己的野心。

  伊拉克的什葉派在政治上並非與其伊朗同行天然相似,但美國2011年那場魯莽的撤軍留下了真空,讓伊朗得以開發巴格達並挖了巴的墻腳,本來巴格達一向有獨立空間去操縱,讓美國與伊朗彼此對立。

  例如,伊拉克前總理努里•馬利基(Nouri al-Maliki)的對頭是受伊朗支持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美國削減兵力之後,馬利基卻又成了阿薩德生命線通道,這並非偶然。伊拉克現任總理海德爾•阿巴迪(Haider al-Abbadi)可能真心想要重申伊拉克的獨立性,且其個人可能對伊朗的施壓很不滿,但是美國隊伊拉克的投入變弱,奧巴馬的紅線也蒸發不見,阿巴迪和伊拉克其他人等不得不選擇遵從伊朗的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