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澳門專家:構建大中華共同市場的三條原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9 00:15:14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殷旭東博士不久前指出,兩岸目前所簽署的ECFA,雖然已經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績,但充其量只能說是一個局部性的自由貿易協定。根據海峽兩岸的地理、歷史文化以及經濟的互補性,共同市場才應該是雙方著力關注的中期目標。

  殷旭東還提出了構建大中華共同市場時必須遵循相關的三條原則。

  第一,殷旭東指出,要考慮到大中華共同市場的構建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完成。歐盟的形成始於1951年的歐洲煤鋼共同體,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1986年實施單一市場法案,1993年改組成歐洲共同體,到1999年發行歐元,歐盟的市場整合經歷了將近半個世紀。大中華共同市場雖然文化相同、地理相近,但海峽兩岸多年對峙的格局下政治經濟的整合難度並不比歐盟小。因此,大中華共同市場可以考慮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循序漸進地展開。當然,大中華共同市場的模式可以參考歐洲經濟共同體而不一定要短時間內實現歐洲共同體的模式,這樣就可以只在經濟框架下一體化而無需過早涉及政治領域的一體化問題。
  
  第二,殷旭東表示,構建海峽兩岸為基礎的大中華共同市場可以分步驟、分層次進行,不必要求一次性建成。具體而言,中國大陸地區由於幅員廣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條件東西部差異較大,因此其市場龐大而發展程度參差不齊,而台灣地區市場發育較早,且發達程度較高,但市場容量相對有限。若一次性建成共同市場,則會對台灣市場產生較大衝擊而造成混亂,反而會讓一體化的目標漸行漸遠。可以考慮以福建省的泉州、福州、廈門為核心涵蓋浙江、江西、廣東部分城市的海西經濟區為試點區域,與台灣一起構建海峽西岸——台灣共同市場,並成立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兩岸金融合作試驗區以及兩岸文化旅遊合作實驗區,兩岸共同進行市場的開發和管理,待到海峽西岸——台灣共同市場逐步構建完成、成熟之後,再相機向整個大陸地區進行推廣。這樣經過分步驟、分層次推進,可以把握兩岸共同市場構建過程中的風險控制,避免兩岸市場兼容過程中出現難以預測的系統災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