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時:蔡英文看懂習近平的政治訊號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07 08:46:18


  中評社台北11月7日電/中國時報7日發表社論說,馬習會登場,蔡英文第一時間強硬提出“傷害民主”說,隔天軟化為若當選“總統”“不排除蔡習會”,第三天“立法院”民進黨團又發出強硬訊號,對馬習會畫出8條紅線,不准就“兩岸同屬一中”、“一個中國”、“一中框架”、“一國兩府”、“一國兩區”、“軍事互信機制”、“和平協議”或“階段性政治關係安排”等政治性議題,進行任何形式之磋商、談判、簽署文件,或發表共同之新聞稿、聲明等。

  社論說,第一天強硬是膝射式反應,次日是台灣、大陸乃至國際社會幾乎一面倒對馬習會的正向肯定,讓民進黨彎腰低頭;第三天顯然出於選舉利益的考量。民進黨應對馬習會的舉行竟然顯得張惶失措、進退失據,不得不令人擔心,民進黨真的對重新執政準備好了嗎?民進黨不能輕忽,和平既是普世價價,也是普世心願,蔡英文與民進黨不要錯估民心對和平的期待,更不要錯判兩岸政治情勢,認為是國共聯手“偷襲”民進黨,企圖顛覆大選選情。
  
  首先,為什麼原本已經破局,各界均不看好的馬習會,竟然挑在馬英九聲望低迷、國民黨敗勢已定的此時,峰迴路轉敗部復活?以習近平的強勢政治風格與決斷力,應非示好國民黨,為國民黨低迷的選情加分,更非視馬英九為政治夥伴,在馬卸任前為他的歷史定位加持。習近平有自己的政治進程,他的目標非常清楚,除了要對國際社會與台灣人民釋出和平的訊息外,蔡英文與民進黨其實是更主要的目標。大陸決策階層大致已斷定,蔡英文將贏得“總統”大選,在這個判斷基礎上,習近平決定化被動為主動,透過馬習會的舉行,向蔡英文與台灣人民釋放政治訊息。

  社論說,首先,習近平透過“領導人對領導人”的會面,拉出“對等”的對談主旋律,這樣的對等,投射出一個兩岸領導人未明說,但卻實質上藉由對等會面具體實踐的兩岸定位:“一國兩府”。這是正確而有智慧的定位,“一國兩府”若能進一步推展,將有機會紓解過去台灣人民的被矮化、打壓的疑慮。兩岸若能以“一國兩府”為舵,為兩岸關係定向航行,透過適當溝通與釋疑,將有機會消解甚至翻轉這2、3年,在台灣內部日益高漲的反中氛圍。

  習近平理解,他最需要擔憂的不是蔡英文當選,而是蔡英文若當選後,台灣將形成三層新形勢:領導人傾獨、民進黨傾獨、台灣社會年輕世代傾獨。這對大陸的“國家認同”定位必然不利,也會威脅到大陸目前積極布局的和平戰略,對此,他必須採取行動。

  而這三層傾獨的氛圍之所以形成,歸根究柢,是源於大陸方面仍不放棄對“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進行壓迫,致令台灣在國際社會正常化參與的持續挫折。這樣的挫折感必須有出口,台灣人民便把不滿指向挫折源:中共打壓,並連帶擴及主張、也努力與中國大陸建立良好關係、推動和平交流的中國國民黨。

  社論說,解鈴還需繫鈴人,要消解這三層次的傾獨乃至反中的氛圍,大陸必須釜底抽薪地面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存在的事實,並在這個事實的基礎下,協助台灣取得台灣人民最在意的國際空間。這就是“一國兩府”最重要的意義。兩岸領導人對等的會面,即便雙方未標舉“一國兩府”的名詞,卻已經是“一國兩府”最具體的實踐。

  這個新框架不但顯現習近平的智慧與高度,也同時考驗著蔡英文的智慧與高度。也可以這麼說,這也將是即將勝選的蔡英文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馬習會已可說是習近平在此階段對兩岸新情勢,最大善意的出手,如用通俗的語言來形容,這已經是習近平政治善意的“極限梭哈”。最大善意若沒有相應的得到回應,就會成為政治上的最大反作用力,回頭衝擊蔡英文執政下的兩岸關係。

  因此,蔡英文如何回應習近平的政治訊息,是非常關鍵的,回應得好,則馬習在“一國兩府”的新默契下會面的框架,不但蔡英文可以延用,習近平說的“地動山搖”也不會發生。相反地,若是蔡英文的回應失準,則不但會錯過這開啟“紅綠新和平時代”的歷史機遇,兩岸關係也將至於險境。

  社論說,如果習近平透過馬習會要傳達的是一個實質上“一國兩府”的兩岸新定位,民進黨若願意同步調整,以之做為民進黨在兩岸關係的終極定調,讓紅綠在“一國兩府”基礎上達成共識,那麼,我們認為,在兩岸共同攜手續進的新氛圍下,即便民進黨執政,台灣經濟、兩岸關係仍大有可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