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爭論4萬換1元 蔡正元:日投降時已掏空台銀
http://www.CRNTT.com   2021-11-24 11:25:00


蔡正元指出,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時,早已徹底掏空了台灣銀行。(照片:蔡正元臉書)
  中評社台北11月24日電/對於《公視》最新客語時代劇“茶金”中講到用一元“新台幣”兌換四萬元的“舊台幣”是聽從美國建議,引發外界批評。中國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昨天在臉書發文表示,真正史實的問題核心,不是為什麼1949年6月15日發行“新台幣”時要用一元兌換四萬元的“舊台幣”,而是為什麼當時的台灣省長官公署在1946年5月22日發行“舊台幣”時,要用“一比一”去兌換日本台灣總督府發行的“台灣銀行券”,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時,早已徹底掏空了台灣銀行。

  蔡正元指出,1945年10月25日陳儀接手台灣省的大權,11月8日台灣米價就暴漲三倍,第一波惡性通貨膨脹完全是日本人搞出來的。日本政府還趁政權交接空檔,從日本印好大面額的“台銀券”運到台北,交給尚未遣返的40萬日本人,大肆採購台灣已相當短缺的物資。當時還用一元舊台幣兌換一元台銀券,但其實台灣銀行已被日本人掏空,日本人發行的台灣銀行券已不值錢,“一比一”的意思是中國人出錢給日本人侵略中國。

  蔡正元說,更扯的是,陳儀在1946年中才接管台灣銀行,還讓台灣銀行借一筆貸款,給東京的日本帝國政府去換匯,結果全部變貶值呆帳,以德報怨到這種程度?

  蔡正元強調,直到1949年6月15日,嚴家淦用蔣介石運來台灣的黃金,以一元“新台幣”可以買到的黃金去比較四萬元“舊台幣”可以買到的黃金,訂出“四萬塊換一塊”的兌換政策。新台幣有了蔣介石的黃金,台灣銀行就不再是空殼子!如果沒有蔣介石的黃金,“舊台幣”的貶值幅度,絕對不只四萬,1949年嚴家淦發行新台幣功不可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