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非洲疫情暴露全球抗疫短板
http://www.CRNTT.com   2022-01-13 10:33:23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非洲疾病控制中心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月8日,非洲聯盟55個成員國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1000萬例。

  第四波疫情來勢汹汹

  2021年12月起,非洲地區第四波疫情開始蔓延。世衛組織非洲區域主任瑪奇迪索·穆蒂表示,“奧密克戎毒株在全球範圍內引發新的疫情,像非洲這樣疫苗匱乏地區的人們特別容易受到感染。我們謹慎樂觀地認為,在當前這波疫情中,死亡和嚴重疾病將保持在較低水平,但非洲疫苗推出的緩慢速度意味著兩者都將遠高於應有水平。”

  “此次奧密克戎毒株最早由南非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新一波疫情在全球多國蔓延。”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楊寶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新一波疫情暴露了非洲長期以來醫藥研發、生產能力低下,醫療防護、檢驗檢疫措施不到位的客觀事實,非洲多國始終無法達到有效的疫苗接種率,疫情防控陷入困境。另一方面,疫情凸顯了非洲國家一直存在的制度缺陷,當地民眾缺乏基本生活保障,許多民眾為獲得基本生活物資不得不繼續工作,有效隔離和治療措施無法跟進,加劇疫情蔓延態勢。此外,非洲大陸相對溫暖的氣候為病毒擴散提供天然條件,近來聖誕節、新年等節日則加劇人群流動和聚集,提高病毒大面積傳播可能性。

  疫情引發多重危機

  疫情對非洲國家造成多方面衝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近日發布的《非洲2021年經濟發展報告》估計,受疫情影響,2021年非洲貧困人口率將增加3個百分點。非洲聯盟委員會、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聯合推出的最新非洲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非洲大陸的饑餓狀況自2013年以來大幅惡化,每況愈下的態勢在2019年至2020年間集中顯現,在2021年進一步加劇。作為非洲工業化程度最高的經濟體,南非2021年失業率屢創新高。南非2021年11月底公布的當年第三季度最新勞動力季度調查顯示,該國失業率為34.9%。

  “疫情發生已兩年有餘,疫情對非洲地區的衝擊,不僅體現在健康衛生領域,更影響到經濟社會等領域。”楊寶榮指出,由於疫情蔓延,非洲多地糧食緊缺、貧困、失業等問題凸顯。當地民眾缺乏必要生活物資,發生經濟社會危機的可能性不斷提升。此外,由於美西方國家在疫情發生初期普遍採取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外溢效應在非洲更為明顯,非洲正面臨數十年來投資和外匯流失最嚴重的情況。近來,美聯儲加息預期更讓非洲實體經濟雪上加霜。若疫情繼續在非洲擴散,非洲地區經濟社會問題無法有效解決,將可能引發地區持續動蕩。

  亟須全球關注與幫助

  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53個非洲國家啟動了疫苗接種計劃,共接種了2.64億劑疫苗(或占已收到疫苗的61%),為70%的非洲人全面接種疫苗需要增加約16億劑疫苗。非洲要到2022年5月才能達到疫苗接種40%的覆蓋率,2024年8月才能達到70%的重要關口。此外,據外媒披露,尼日利亞近日被迫銷毀106萬劑已過期的疫苗。美西方國家通過“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提供的疫苗,運抵尼日利亞時僅剩4-6周的有效期,無法及時投入使用。塞內加爾、馬拉維、剛果(金)等非洲國家都面臨不同程度的疫苗過期問題。

  “非洲疫情起伏蔓延的態勢提醒我們,當前全球治理體系存在缺位和短板,發達國家對全球共同發展的關注非常不夠。疫情再次驗證,在當前全球治理體系中,非洲國家等發展中國家仍處於相對邊緣的地位,美西方國家並未真正幫助非洲提高自主發展能力,非洲國家應對自然災害、社會問題、外部干預、國際經濟波動等風險的能力依舊十分薄弱。”楊寶榮指出,非洲作為全球基礎原材料的提供地,為經濟全球化提供重要的商品資源。非洲的動蕩勢必對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帶來衝擊,加大全球經濟復甦難度。因此,國際社會應當充分關注非洲疫情持續發酵帶來的全球危害,給予非洲抗疫足夠的重視和切實的幫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