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台灣老吳”用光影架橋兩岸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22-10-10 20:15:08


  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據大公報報道,“老吳,又來拍照啊。”在浙江義烏居住了20年的台胞吳秉益,早已成為了周邊村民們的老熟人,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台灣老吳”。“我幾乎跑遍了周邊的角角落落,有些地方甚至去了五六十次。”吳秉益說,“我就想通過相機鏡頭記錄祖國的巨大變化,讓更多台灣人能够看到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讓兩岸人民通過影像,加深了解,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橋梁。”\大公報記者 王莉

  2002年,從事印刷業的吳秉益來到義烏考察,一到就被當地蓬勃的商業氛圍吸引,毅然決定留在義烏發展。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除了巨大的商機以外,從小就喜歡攝影的他,更是在這裡發現了巨大的拍攝“素材庫”。

  “這裡不僅有特色的古村落、古建築,這裡的人也特別熱情好客。每次去拍照,大家不僅會和我打招呼、聊天,還都特別願意讓我拍,成為我照片裡的主角。”他告訴記者,他的創作理念是要將藝術性和人文紀實性相結合。“我希望以第三方的視角,更真實記錄和反映當下大陸的發展變化。”

  每年組織台攝影家登陸采風

  最近,他正在將近20年來在義烏拍攝的照片進行整理。“一對比就能發現,義烏發展速度真的是難以想像。我去拍的次數和數量已經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了,但有些地方,你隔一兩月再去,就發現又有變化了。”他感嘆,“我拍的速度遠遠跟不上變化的速度。”

  “現在我已經把公司交給了下屬打理,自己就全身心投入攝影創作了。”作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台灣攝影家交流協會浙江分會會長、台灣新北市攝影學會副理事長的吳秉益,現在不僅僅自己帶著相機繼續拍,同時還把推動兩岸攝影藝術交流作為了重點。<nextpage>

  “每年我們都會組織台灣攝影人來大陸采風,每次來他們都特別激動,因為能拍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他說,“台灣地方小,拍攝的素材有限,很多題材、景色,甚至有些照片的角度都是重複雷同的,很難再拍出好的作品。大陸就不同了,地方大,素材多,所以他們一來都會拍一大批的照片回去,有很多作品還獲得了國際大獎。今年又有一幅在浙江取景的作品獲得了國際肖像攝影大賽的金獎。”

  冀推動兩岸青少年交流

  他告訴記者,雖然疫情還在繼續,但是台灣攝影人們已經迫不及待想來大陸采風了。“預計最快今年年底,我們會重新啓動組織采風活動。”同時,下月初還會有一場兩岸攝影家聯展將會首先在浙江舉行。“當這個展覽的計劃一公布,台灣的攝影家們就踴躍報名參加,經過挑選,現在30多幅作品都已經裝裱完成。浙江展覽結束之後,我們還會將展覽移至台灣再展。”

  吳秉益的另一個心願就是能借助攝影的魅力,推動兩岸青少年的交流與互動。如今他在義烏李祖村成立了一個攝影工作室,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向當地的孩子傳授攝影技巧。

  “村裡很多孩子都在跟我學習攝影技巧,同時也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我始終認為文化的種子把它種進去,是需要一個成長的時間的。”他說,“我希望能够通過我的努力,一方面讓攝影藝術得到很好的傳承,另一方面,今後兩岸的青少年能通過攝影這一橋梁,共同進行創作,加深了解,加強交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