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報國有心 愛國無限” 走訪汪道涵墓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3 17:06:24


  中評社香港2月13日電/春寒料峭,細雨綿綿,福壽園裡,梅香點點。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首任會長汪道涵手書的“報國有心,愛國無限”八個大字,鐫刻在一塊巨石上。

  這裡是為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汪道涵先生長眠之地。13日上午,記者隨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一行,前來祭掃位於上海市郊青浦區的汪老墓園。

  新華社報道,張志軍向墓地敬獻花籃,表達對汪老的深切緬懷。他說,今天可以告慰汪老的是,兩岸關係在歷經波折之後,終於在2008年實現了歷史性轉折,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並呈現出日漸強勁的發展勢頭。兩岸民眾為此感到高興,更抱有更大的期待。

  時光回溯到2005年,“汪辜會談”的兩位主角辜振甫、汪道涵在年初、歲末相繼駕鶴西去。當年四五月間,汪道涵抱病會見來大陸進行歷史性訪問的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成為這位兩岸敬重的長者在兩岸關係舞台上的絕唱。

  2006年12月21日,汪老辭世的次年農曆冬至,他的骨灰低調安葬於福壽園。家人和墓地工作人員反復甄選設計方案,最終選擇以天然原石鐫刻八字墓誌銘,正中安放盡顯儒者風範的汪老青銅坐像,兩株梅樹一左一右守護。參與墓地設計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坐像“遠眺”東南,那是台灣海峽的方向。

  今天,佔地600多畝的福壽園已不僅是一處墓地,更是一處人文紀念公園。據不完全統計,每年來此拜謁、參訪的人員約40萬人次。福壽園總經理王計生告訴記者,這裡已成為兩岸人士開展人文交流活動的地方。

  8年多來,汪老的家屬、親友、後學每年都會到墓前祭掃。每天都有一名墓地工作人員為銅像和礫石保潔。四季不同,汪老墓地周圍的鮮花交替更新,常開不敗。其子汪致重告訴記者,老人的墓地得到精心維護,“一切都好”。

  歷任國台辦主任、海協會會長,以及許多涉台工作人員曾多次前來,表達對汪老的深切緬懷。2010年12月,時任國台辦主任王毅、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前來福壽園祭奠,紀念汪老逝世5週年。2013年5月,新任海協會會長陳德銘一行也到此致意。

  與墓地遙相呼應的是福壽園人文紀念博物館內陳列的汪老遺物。青燈一盞,清茶一杯,筆墨紙硯齊備,辦公桌椅完全依主人的讀書習慣而設計。人們一邊參觀,一邊可以想像汪老生前手不釋卷的場景。

  “記得那是2010年,博物館剛開館時,汪老家屬就把這批遺物捐贈給福壽園,那天,汪老的辦公桌椅從大卡車上被卸下來,我們全場都吃了一驚,太簡樸了,沒有一絲奢華可言,讓我們對汪老更加肅然起敬。”福壽園副總經理伊華說。

  在福壽園的來訪登記冊上,記者看到郝柏村、邵銘煌等台灣知名人士的姓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少台灣大學生也利用假期來此參觀,向汪老墓地鞠躬致意。

  “兩岸之道,唯和與合。”當年汪老追憶辜老時留下的文字,如今在福壽園內正以特殊的方式,變成生動的事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