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關注:政協VS人大 記者會哪家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05 00:24:17


政協發言人王國慶(左)和人大發言人傅瑩(右)。(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徐夢溪)全國政協記者會和全國人大記者會在3月2日和3月4日相繼舉行。兩場記者會雖都備受關注,現場火爆非常,但其中微妙不同,讓政協和人大的特色一目了然。

  講故事VS流行語

  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王國慶今年首次亮相兩會,愛“講故事”讓記者對他印象深刻。在回答中,他講起華工丁龍為傳播中華文化,捐獻積蓄在美國設立漢學習,後來成為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故事。王國慶一直從事外宣工作,擅長運用語言讓世界讀懂中國。

  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是兩會的“老人”,但她今年連用三大網絡熱詞,又提及著名科幻小說《三體》,帶來新鮮衝擊。當記者就中國國防預算提問時,傅瑩回答,“我要不講,你們是不是有點‘心塞’?”“人大環資委主任很少笑的,我認為他‘壓力山大’。”“有關國家在朝鮮半島還處於戰爭狀況,是不是也夠‘奇葩’。”內容嚴肅的發布會笑聲陣陣。

  問“看法”VS問“立法”

  政協記者會用一個多小時回答了16個問題,問題聚焦委員對時下熱點問題的建言獻策。“有哪些好的建議”、“全國政協委員有怎樣的作為”多是記者問題的落腳點。會上,“十三五”規劃、經濟發展、“一帶一路”、香港問題、反腐、醫改、南海、就業、脫貧、旅遊等焦點問題均有涉及。

  人大記者會用近一個半小時回答了18個問題,其中11個問題是就當下已經立法或待立法事項提問,問題涉及反家庭暴力法、物權法、反分裂國家法、立法法、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草案、反腐、全面二孩等。其餘問題包括“十三五”規劃和國防預算的審議,傅瑩在回答中也多次提及要“依法治國”。

  現場“眾樂樂”VS現場“秩序井然”

  兩場記者會雖都在人民大會堂新聞廳舉行,但兩者現場情況大不同。

  政協場次中,因為參會記者過多,導致新聞廳四周空地上站滿、坐滿了人,廳內的兩條通道無處下腳,主席台前的空地上也坐了三層記者。該場次工作人員曾囑咐記者保持秩序,但沒要求記者讓出空間。會上,分坐各處的記者都賣力舉手,場面壯觀。

  人大場次中,工作人員監督記者不許替人“占座”,座位先來先得,很是公平。雖然記者同樣爆滿,但為保證會場秩序,過道內與主席台前的空地上不許停留。工作人員為攝影、攝像記者劃設了專屬區域。

  政協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有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和監督權。兩者的特點,在記者會現場一目了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