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傅華:媒體融合時代呼喚媒體人文化自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8 12:43:17


 
  媒體人要善於把筆觸、鏡頭不時地轉向過去。民族史中的畫面、情節、人物、故事,往往能成為受眾心目中最有價值的頭條新聞。

  媒體人要學會用歷史眼光打量今天,在大跨度的縱向比較中亮出“新聞眼”:聚焦事實、思想、智慧、本質、規律、趨勢,學會調查、溝通、挖掘、分析、綜合、表達,把握情節、細節、數據、人物、經驗、典型,由博返約,由表及裡,“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紐約時報》曾經享有“檔案記錄報”的美譽。實際上,“客觀、真實、全面、準確”一直是有責任感的媒體人追求的目標。中國素來崇尚“秉筆直書”的史家風範,“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媒體人應兼容“作報的要義”與“作史的要義”,真實記錄當今,為民族記憶的延傳奠定最可靠的基礎。

  三、傳遞知識

  五千年前人類發現了如何閱讀和寫作,兩千多年前發現了邏輯,五百年前發現了科學。

  從16世紀報紙誕生開始,媒體人就一直參與著知識的構建與傳播。他們一方面傳播既有知識,另一方面又在為新知識的構建捕捉素材、提供養料。

  互聯網的誕生,各種搜索引擎的出現,為知識的獲取創造了空前的方便,大數據技術又為新知識的生成提供了可靠支持。人們歡呼:我們生逢一個信息迸發、知識湧流的新時代!沒有圍墻,沒有鴻溝,知識面前人人平等。

  而恰恰在這個時代,媒體給知識的構建帶來了困難:新媒體實踐所催生的碎片化表達,適應並塑造了現代繁忙人群的閱讀習慣,但也弱化、消解了他們的認知能力、思維品質,逐漸掏空他們的心靈世界;雜亂無章,游談無根的各種小道消息,讓他們對知識的選擇、運用陷入茫然;媒體人埋頭生產大數據,卻沒有想到信息供給已大大超過人體生理、心理極限所規定的信息負荷。

  北京日報64年來生產了138萬條新聞,而中國互聯網一天的信息就超過300億。思科預計,2016年約產生1.3ZB的網絡流量。全網每小時傳送超過3800萬張DVD所容納的數據,一秒鐘上傳的視頻需要一個人花五年的時間才能看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