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姜躍春答中評:李克強訪日為何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18-05-08 00:11:20


 
  關於朝核問題,中日韓都很重視東北亞的和平與安全。過去幾年,朝鮮問題始終是威脅東北亞安全的重要問題,這次發生了重大變化。韓國是最重要的當事國之一,中國在促成變化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日本在半島問題上始終堅持自己的訴求,主張繼續對朝鮮施壓的立場。希望在這次中日韓峰會中,日本能與時俱進,從地區和平與繁榮的大局出發,三方能夠在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支持朝鮮發展經濟建設等問題上達成一致,必將有利於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中評社:您如何評價目前中日關係的改善勢頭?李克強總理今年在兩會上就中日關係問題上談到,如果說兩國關係現在出現了“小陽春”,要防止“倒春寒”。中日兩國關係發展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請問應該如何讓中日關係向著持續穩定的方向發展,避免“倒春寒”?

  姜躍春: 中日關係之所以容易出現“倒春寒”,是因為我們既要承認兩國關係經過近一兩年的調整的確出現了轉圜勢頭,但也不能否定中日關係的脆弱性,也就是說由於雙邊關係中存在的問題並未得到根本性解決,因此,欲避免發生“倒春寒”的關鍵在於雙方如何把握。

  首先,雙方應以大局為重。歷史經驗表明,中日之間合則兩利,鬥則雙輸。既然健康發展的中日關係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是涉及地區和平與穩定,那麼我們就勢必要從兩國的根本利益出發,從地區的穩定與繁榮的角度處理兩國關係。尤其是在涉及對方核心關切的問題上,需要理性判斷,長期著眼,寬泛視野,避免對對方造成戰略誤判。更不能說一套、做一套。 

  其次,在地區就多邊事務中,中日作為地區大國應該加強相關政策的協調與溝通,力爭避免不顧對方利益的有害做法,尤其需要避免隨意抹黑、甚至詆毀對方的言行。

  第三,中日雙方都要調整好心態。上個世紀90年代了以來,中日兩國面臨的國內國際環境都出現了重大變化:首先是蘇聯解體,中日失去共同戰略對手。二是日本國內政治生態的結構型變化,新生代政治家進入權力中樞, 爭當政治大國的欲望強烈。三是中國的崛起,中日實力對比發生結構性變化,2001年之後中國連續過法英德日,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從過去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跌到第三位。對此,日本的心態調整不過來,對中國不服氣。但同時,中國雖然GDP上升為世界第二,在其他方面和日本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要想中日不出現“倒春寒”,中日兩國在心理調適方面要做出努力,讓中國的崛起給兩國合作帶來機遇,為兩國人民增加福祉,為地區繁榮做出貢獻,變成真正的互利共贏的路徑。這次才是兩國應該爭取實現的目標和路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