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前駐非大使:非洲是我們最能依靠的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20-04-17 00:20:33


外交部前非洲司司長,中國駐馬里、摩洛哥大使程濤(圖片來源:江中新聞網)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記者 徐夢溪 實習記者 楊曉峰)外交部前非洲司司長,中國駐馬里、摩洛哥大使程濤日前參加“文化差異:疫情放大器下的危與機”線上研討會時表示,中國和非洲早已結下深厚的友誼。儘管非洲的輿論受西方媒體影響因此會波及中國,但非洲人不論在任何場合都是我們最可以依靠的力量。助力非洲國家抗擊疫情,中國義不容辭。

  4月15日上午,由亞洲禮儀文化研究中心主辦、“外交官說事兒”協辦的“文化差異:疫情放大器下的危與機”線上研討會舉行。會議邀請到六位中國前外交官,共同就中國對外援助遵循之“道”、變化中的中國“對外交往語言體系”、中國在後疫情時期的對外經貿文化往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三個議題展開交流討論。

  程濤認為,這次全球抗擊疫情期間,中國政府和人民始終展現著負責任大國的擔當與風範。中國堅持正確的義利觀,講情誼、講道義、有原則,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外交政策的一面旗幟,也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即“君子義以為上”。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發生以來,中國政府採取了果斷的應對措施,取得積極的成效。與此同時,疫情也在周邊國家和歐美國家出現。中國在自身抗疫形勢嚴峻情況下,仍然給予其他國家大量抗疫物資的援助和派出了醫療隊。中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間企業等立體式、全面地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物資援助,充分體現中國扶危濟困的高尚道德。

  程濤指出,中國同多國簽署醫療物資的商業合同和洽談貿易合作。但中國始終堅守原則,總是公平買賣。此外,中國堅持人人平等、國國平等,但同時蘊含著豐富的感情,人與人之間的愛是相互的,國與國之間的友好是相互的,在抗擊新冠疫情中,中國的手首先伸向那些對中國特別友好的國家,即“禮尚往來”,“投桃報李”。

  針對中非合作抗疫,程濤指出,中國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時,非洲國家和人民一如既往地以各種形式給予中國有力地支持。而後當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在非洲肆虐時,中國也給予了非洲有力的支持。中國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向非洲國家提供了大量醫療物資,還向尼日利亞等國派了醫療隊。中國的省市、企業、社團都通過各種渠道援助非洲,得到了至高評價。病毒無國界,沒有非洲抗疫的成功,就沒有全球抗疫的勝利,中國將加大援非的力度,助力非洲國家抗擊疫情,中國義不容辭。

  程濤在會後回應記者提問時指出,中國和非洲早已結下深厚的友誼。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給予了非洲大量援助,非洲也對中國“投桃報李”,包括在聯合國和各種國際場合支持我們,我們也幫助非洲發展自己的經濟,鞏固政治獨立。但是近年來,形勢發生了變化。過去中國和非洲是窮兄弟之間的相互幫助,現在隨著中國國力日益增強,中國與非洲的感情也日益複雜化。在此形勢下,中國仍然給予非洲大量援助,但我們更強調互利合作,非洲也逐漸適應形勢的變化。中國始終以“真、實、親、誠”理念幫助非洲,非洲在長期合作中也逐漸理解中國的作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