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農業部答中評:保護黑土地 固國家糧食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0-04-20 00:08:30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雲(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徐夢溪)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雲19日出席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時,在應詢中評社提問時表示,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於今年啟動,旨在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恢復提升耕地的地力,進一步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王甲雲表示,長期以來,受翻耕、旋耕等傳統耕作方式的因素影響,容易導致東北部分地區的黑土地長期裸露,風蝕、水蝕加劇,土壤結構退化,對東北農業可持續發展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形成嚴峻挑戰,要求我們必須加快改變傳統耕作方式,對東北黑土地實施戰略性保護。

  “國內外的生產實踐證明,保護性耕作是一項能夠實現作物穩產豐產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技術。”王甲雲說,它的核心要求是在不翻耕土壤,同時地表有秸秆覆蓋的情況下進行免耕播種,這一全新的耕作制度可以實現節本增效、蓄水保墒、培肥地力,有效防治農田揚塵和水土流失,杜絕秸秆焚燒等多方面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王甲雲指出,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經國務院同意,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今年啟動了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旨在通過政府與市場兩端發力,強化組織領導和政策引導,加快在東北適宜區域全面推行保護性耕作,力爭到2025年實施面積達到1.4億畝,占適宜區域面積的70%,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恢復提升耕地的地力,進一步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今年是實施這項行動的第一年。王甲雲說,中央財政安排16億元的資金,支持東北四省區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4000萬畝,資金主要用於支持秸秆覆蓋免耕作業補助。今天也是穀雨時節,東北地區的玉米春播即將進入高峰,4月17日,農業農村部組織召開了東北四省區工作進展情況調度視頻會議,目前來看,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的政策、機具、培訓等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到位。

  “我們有信心高質量完成今年的4000萬畝的目標任務,實現良好開局。我想,這也將會成為今年東北春播的一大亮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