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訪劉江永:處理中美日關係的“安倍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20-09-02 00:11:21


 
  安倍考慮中美日關係具有平衡性和靈活性

  “但安倍也有另一面,就是他具有一定的政策平衡感和靈活性。”劉江永以安倍考慮中美日三邊關係為例指出,安倍修復和中國的關係,其中一個重要的背景就是中美關係的改善。比如在特朗普剛剛執政時,中美關係實際上是高開的,在中美兩國領導人互訪的情況下,安倍感到自己被邊緣化了。他緊盯住中美關係的發展,基本上他的“三步走”戰略就是這個時期形成的。於是,安倍首先實現了李克強訪問日本,之後安倍訪問中國,再之後實現邀請習近平主席訪問日本,這樣就使中日兩國的高層交往得以恢復,結果就是不至於讓中美兩國的接近導致日本地位下降。在2018年之後,中美關係開始進入“高開低走”中的“低走”時期,實際上安倍已經開始暗中調整對華接近的節奏:一方面,儘管他邀請習近平主席訪問日本,但實際上在日本國內並沒有形成這種氣氛;叧一方面他對日本內部則表示和習近平主席見面時該說的還要說。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安倍的兩面性,在中美日關係當中,他的重心是日美同盟,保持在日美同盟的框架內和中國的關係適當調整。

  劉江永表示,實際上,從安倍內心和從日本內部高層對華態度來講,日本已經出現了一股在對華態度上往回拽的跡象,疫情不過是一個對日本來說最好的理由而已。即使習近平主席能夠按預定訪問日本,中日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仍是難以解決的。日本以日美同盟為基軸,對中國進行遏制牽制也是不會改變的。安倍晉三的歷史觀、戰爭觀不會改變,在涉及釣魚島、南海、台灣、香港、新疆、西藏等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也是不會改變的。

  我們現在看到,無論是中日領導人互訪,還是日本對“一帶一路”展現出積極態度,實際上安倍是不願意這樣做的。因為他看到特朗普對中國在手段上越來越狠,在戰略上要遏制中國,所以安倍必須和中國保持一定的距離。近期日本有部分企業撤資,這就是在中美關係惡化的大背景下出現的,非常符合安倍的邏輯。

  最後,劉江永推論認為,假設11月美國大選出現特朗普連任或者是拜登上任,這兩個結果都會深刻的影響中美關係以及未來中日關係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