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專訪:韓方明談公共外交與講好中國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21-08-23 00:16:05


 
  中評社:不少聲音認為,近年中國的外交風格發生了變化,請問您對此怎麼看?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在開展公共外交時應如何發出中國聲音?

  韓方明:剛柔相濟,該堅持原則的堅持原則,該柔軟的時候柔軟,這就是正常的外交風格。有時候,所謂的外交風格不過是柔中有剛和剛中有柔的區別。公共外交是總體外交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剛能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時候則剛,當柔能更有利於國家核心利益的時候則柔,剛柔相濟,依時而定。但在表現風格上,公共外交更多體現的是以剛為內核,以柔是表征,春風化雨,以潤萬物。

  中評社:關於加強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和講好中國故事的議題最近引起了不少公共討論,請問您對於講好中國故事有哪些建議?能否請您分享一下察哈爾學會在這一方面的經驗?

  韓方明:講好中國故事不僅在於“講”,還在於“好”。很多人偏重於講,我講了,且講了我認為的好故事,但並沒有達到好的效果。這就對於“好”有不同認知,混淆了“好”的評價主體。這一評價主體應當是海外民眾,有沒有影響到他們的評價?有沒有通過影響到他們的評價而提升中國國際形象?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評價標準。察哈爾學會在對韓國方面講好中國故事就是從不同方面影響韓國社會各方面有影響力的人,讓他們對中國邏輯有了更精准、更可靠的認知,進而在韓國擴大了“知華派”的範圍。又比如,察哈爾學會和國際巨星成龍先生聯手在柬埔寨、尼泊爾等國開展疫情援助,鼓舞了很多當地民眾,這也讓很多海外民眾更親切地感受到了中國態度、中國力量和中華文化的魅力。

  受訪者簡介:韓方明,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并曾在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自2008年起任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我國公共外交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主要參者。創建了中國首個非官方的外交與國際關系智庫察哈爾學會并擔任會長。韓會長也是中韓建交以來,第一位大韓民國外交貢獻最高勛章“興仁章”獲得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