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點贊普京?奧巴馬其實是在唱紅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9 10:32:23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沒有俄羅斯的支持, 我們不可能達成協議。”就在被美國國務卿克里稱為“一生僅見”的伊朗核問題多邊協議14日達成當天,美國總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罕見地讚揚俄方貢獻。《外交政策》雜誌據此解讀,奧巴馬這話是在“praise”即“點贊”普京。須知,一年前,當烏克蘭危機引爆美俄尖峰對峙時,奧巴馬曾公開指責,普京行事就像教室裡坐在後排的“任性孩子”。

  美俄元首的緊張關係成為過去時了嗎?這不,就在“點贊”次日,奧巴馬又與普京通電話,距倆人上次通話不過20天。

  奧巴馬和普京此前通話是在6月25日,電話由普京主動打出,所以美國媒體調侃是俄方打來“友愛電話”。那次通話不尋常處在於,當時俄美關係氣氛壓抑,美國主導的西方陣營對俄制裁仍在持續,美國和北約也在加緊對俄“秀肌肉”,美國還宣布要在波羅的海三國及東歐國家部署可供5000名美軍使用的重型武器裝備,甚至揚言要在歐洲部署陸基導彈。在此環境下,俄美元首能拿起“友愛電話”,足證雙方有意在俄美滑向持續對抗的危險道路上踩刹車。

  此番伊核全面協議達成,按照法國外長的說法,包括美、俄、中、伊在內的所有參與方都是贏家,但奧巴馬強調俄方功不可沒,用意明顯,而且奧巴馬還主動提及,6月通電話時對和普京討論敘利亞問題“印象深刻”。這無疑給外界很大想象空間,美俄在伊核問題上的合作模式,能否複制到敘利亞問題上?

  顯然,以伊核協議為契機,俄美高層持續交流釋放善意,再度確認在元首層面打破雙邊敵對僵局的信號。

  毋庸諱言,雖然美俄改善緊張關係面臨機遇,但美軍高層近來頻頻對俄放狠話,也給外界預測美俄關係走向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現任海軍陸戰隊司令鄧福德已被提名參聯會主席,上周在國會出席其任命聽證會時,將俄羅斯稱為美國頭號威脅,言論引起軒然大波,白宮發言人及國務院都出來滅火,稱鄧福德言論不代表美國國安政策,也不代表政府立場。

  無獨有偶,就在奧巴馬點贊普京當天,現任空軍司令塞爾瓦出席國會對其參聯會副主席任命的聽證,再稱俄羅斯是美重大威脅,且在威脅榜上高居第一。塞氏稱,美國空軍正在前線作戰轟炸的“伊斯蘭國”極端恐怖組織,僅屬地區性威脅。

  雖遭政府方反彈,候任的參聯會正副主席亦即兩位美軍最高將官,均延續對俄強硬立場,或有兩方面考量:其一,對俄放狠話,不排除為了樹敵需要,把頭號假想敵說得狠一點猛一點,也是為了保住美軍軍費開支。兩位司令在聽證會上的一個共同主題,是討論軍費預算,正因外敵凶猛,保住軍費預算就更有說服力。其次,美軍高層高調對俄,和政府明顯不同調,也不排除演雙簧可能,即軍方對俄唱白臉,政府唱紅臉。這恐怕也說明,俄美關係未來即使有改善可能,道路恐怕“既阻且長”。

  在我看來,俄美關係全面緊張的症結,在於雙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全面對峙。此一症結難解,恐怕雙邊關係改善的空間相當有限。所以,我對未來俄美關係走向的預判是,很大程度上可能會在箱體內運行:即美俄全面對抗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可能會有所緩解,甚至在一些重大國際問題上不排除有實質性合作。但俄美關係全面改善乃至像奧巴馬上任之初所推動的“全面重啟”,恐難有實現可能。畢竟,兩國關係中的結構性矛盾,短期內無解。

  (來源:晶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