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吳建民:為什麼中歐關係在升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04 11:08:58


  今年中國與歐洲高層往來頻繁,是當今國際關係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中歐關係為什麼在升溫?這是國際形勢發展使然,也是中歐雙方共同的需要。

  中歐雙方在經濟上有很強的互補性。歐洲有先進的技術、優秀的公司和品牌、較強的創新能力、成熟的市場經濟。但歐洲尚未走出金融危機陰影,需求不足、國債居高不下、失業率高、經濟增長乏力。中國擁有巨大市場,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改革開放30多年來積累了一定資金。但毋庸諱言,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期,下行壓力增大。

  中國經濟的轉型是全方位的,中國資本國際化是轉型的一部分。2014年中國的海外投資首次超過外國對華直接投資。中國公司正在走向世界,歐洲是首要目標之一。特別是歐洲在科技領域對中國是最開放的,遠遠走在美國和日本前面。中歐加強合作完全是互利的,對中歐雙方經濟發展都會帶來積極影響。

  更深層次原因是歐洲、中國都贊成世界的多極化。1991年蘇聯解體後,兩極體制壽終正寢,世界進入一個走向新格局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比較長的過渡時期裡,國際關係的主線是單極和多極之爭。這種較量在很多領域都有體現。

  今年9月,我主持了中歐企業家峰會的一場會議。其間,華為法國區董事長弗蘭索瓦·康丹介紹了華為在法國的發展情況,講得很好。我問他:“為什麼華為在美國困難重重,而在法國卻發展得很好?為什麼美國不大喜歡華為,法國人卻很喜歡華為?”他回答得乾脆利落:“美國人不喜歡任何人觸及其壟斷地位。美國人不僅不喜歡華為,也不喜歡空客。”寥寥數語,道出了深刻道理。

  同樣情形在亞投行成立過程中也有體現。對於英國等多個歐洲國家作為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投行,美國十分惱火,稱英國等國是“綏靖”“背叛”。但英國等歐洲國家並不買賬,甚至反唇相譏。美國發那麼大火絕非偶然。布雷頓森林體系是在美國主導下建立起來的,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毫無疑問坐擁霸主地位,誰要是碰一點就是大逆不道。當年日本倡議成立亞洲開發銀行時,美國的最初反應也是反對。後來日本做了妥協,讓美國和日本在亞開行占有同樣份額,事情才算了結。

  歐洲是美國聯盟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它為何積極參加被美國視為“犯了大忌”的亞投行呢?除了經濟利益方面的需要,根本而言還是歐洲贊成多極世界的主張在起作用。

  進入新世紀後,美國的力量發展到一個新高峰。2001年美國GDP總量占全球31%,美國自以為了不得,可以為所欲為,大肆推行單邊主義,集中表現就是美國主導發動的三場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戰爭。這三場戰爭把中東打亂了,舊的平衡打破了。其災難性後果正在逐漸顯現,當前困擾歐洲的難民問題便與此有關。歐洲難民危機才剛剛開始,因為中東、北非地區的動亂遠未結束。這雄辯地說明,單極世界行不通,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而動注定要碰壁。

  中歐關係升溫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繁榮,也是雙方共同利益的需要,絕非一方有求於另一方。保持中歐關係發展勢頭,需要中歐對雙方關係升溫有著全面、客觀認識。只有這樣,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歐關係才能越發展越好,造福於中歐雙方乃至全世界。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吳建民,是中國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前駐法大使)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