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媒體型智庫:專家是大腦,運營是心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6 00:22:53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電/6月25日,“融合創新與傳媒智庫——2016全國百名媒體總編金陵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辦,光明日報智庫發布與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斯敏、新華社瞭望智庫專家服務與智庫聯絡部總監馬岩 、新華社智庫江蘇中心主任周國洪、封面傳媒副總裁兼封面智庫秘書長周凱莉做客“借智技術創新 助推媒體轉型”思客會,進行深入對話,紫金傳媒智庫秘書長、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閔學勤擔任嘉賓主持,本次思客會由新華社江蘇分社、新華網思客聯合紫金傳媒智庫共同舉辦。以下為對話實錄:

  閔學勤 紫金傳媒智庫秘書長、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傳媒在近幾年融合創新,在轉型的過程當中,智庫化是必經之路嗎?會不會形成一種傳媒智庫化的常態呢?

  王斯敏 光明日報智庫發布與研究中心副主任

  “媒體智庫化和智庫媒體化”這個話題在這兩年來熱度很高,談談我的思考。首先對於我們媒體來說,媒體向智庫的轉型,最直接最突出的就是發揮媒體自身的優勢,建立傳媒智庫。說到智庫媒體化,我們更多地留意渠道和技術層面的東西。近些年來,智庫向外傳播的理念更深了。隨著我們公衆作用的凸顯,公衆對於傳播議題設置上怎麼更接地氣,更緊跟社會熱點,在話語體系上怎麼能够更加通俗,這也是一種趨勢。在媒體和智庫相互轉化融合的過程中,不能被彼此完全同化。如果一個媒體,自己的媒體型智庫建得非常好,自身發展卻是江河日下,這是值得憂慮的,我覺得這也不是一個健康的生態。

  閔學勤 紫金傳媒智庫秘書長、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請周國洪主任談談媒體做智庫會遇到哪些問題?

  周國洪 新華社智庫江蘇中心主任

  智庫和媒體的關系,就和我現在的心情一樣,既幸福又忐忑。幸福的是我們做媒體有天然的優勢,有三個方面,第一個無論是媒體還是智庫,都是對於當下熱點的一種追逐。我們感覺這幾年做的課題,越是與熱點扣的緊,領導的批示和反響越好;第二個,都是對一種專業理想的追求。智庫和新聞一樣,也是走專業化的道路;第三個,都是對公共利益的追求。從我們的運作來看,媒體做智庫有三大缺失,或者說三大匱乏:第一沒有團隊。原有的記者和編輯基本不能少,也就是說你的團隊要完整;第二,沒有方法。我們要用專業的方法和標准,進入到咨詢業領域的話,這些方法,現有的媒體是不掌握的,甚至是不了解的;第三是缺乏技術。未來所有的分析應該是基於數據和大數據的分析判斷,這也是媒體不具備的,這是天然的缺陷。媒體智庫也不可能解決媒體目前所遇到的危機問題,第一,不能解決我們現有團隊的轉崗就業問題;第二也不能從資金上帶來新的藍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