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金燦榮:“非西方”的中國為何能快速崛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9 09:38:05


(圖片來源:網絡)
  中評社北京9月19日電/如何解釋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近年來廣受國內外學界關注的問題。以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歷程為參照,對比中國與其他非西方國家在現代化尤其工業化道路上的不同,或能為理解中國為何快速崛起帶來一些啟發。

  歐洲現代化樣本“三部曲”

  到目前為止,人類現代化最完整的樣本來自歐洲。歐洲的現代化經歷了一個“三部曲”:第一是社會變革,即從中世紀時宗教主導的社會,轉變成為適合現代化發展的世俗社會;第二是實現工業化,即從過去的工場手工業,變成大機器、規模化生產;第三則是推動西方版的全球化。

  歐洲最先從諸文明中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它率先完成了現代化過程中最難的社會變革,即把社會從前現代轉變到現代。這種轉變又有三個核心內容,可歸納成3個“R”:

  第一個“R”是文藝復興(Renaissance)。在那之前,歐洲人的價值觀念體系主要在於履行宗教責任。雖然社會也存在著階級矛盾,但統治者能依靠非理性的宗教信仰維持統治。文藝復興以及後續的啟蒙運動,把“世俗的人”召回現實世界,使人存在的意義不再只是為神奮鬥,而是謀求多數人的最大幸福。這就樹立了一個社會的世俗意義。

  第二個R是宗教改革(Reformation)。即“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進一步釐清了宗教與世俗的界限。宗教有其位置,但不過多干預世俗生活。

  第三個R就是革命(Revolution)。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法國大革命,其結果是讓一個等級森嚴、壓迫型的社會變得開放,平民獲得上升空間。

  完成社會變革並實現世俗化、平等化之後,歐洲國家就啟動了以大機器生產和高效率為主要特征的工業化。工業化前,工業產品主要供給歐洲王室和貴族,平民百姓沒有資格享用,因此需求不旺產量不高。但轉為大機器生產後,工業生產的投入增高,因此自然而然要求市場最大化。這種要求,在變革後的歐洲社會已能實現。

  工業化的成功使西方的工業力量和知識水平凌駕於非西方世界之上,於是西方國家開始向全球推廣西方版的全球化。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最完整的現代化樣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