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肖日葵:蔡執政兩周年 台灣社會對立加劇 
http://www.CRNTT.com   2018-06-21 00:23:29


 

  其次,肖日葵分析說,蔡英文以藍綠對決的思維進行執政,造成社會分裂。民進黨的執政本質在於以藍綠對決的意識形態執政,以打壓國民黨及其支持者為重點,維護民進黨永久執政為最終目的,執政是為了民進黨本黨利益,而忽略了人民利益。

  政黨保持生命力須順應形勢發展

  肖日葵舉例說,為維護和鞏固自身執政地位,民進黨以藍綠意識形態對抗打壓對手,如轉型正義從法律、經濟、政治等多維度打擊國民黨;“年金改革”被認為是假改革,因為真正需要改革是勞工群體,而非片面地削弱軍公教福利,實質還是打壓國民黨的基本盤;“一例一休”本質上還是為了偏袒資產階級這一重要的執政資源;讓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入台,進口美豬肉是為了“離中媚日親美”,抱美日大腿以獲得國際安全感的執政策略。重啟核電,是為了造成民眾反彈,避免重蹈馬英九覆轍。前瞻計劃則被認為是綁樁計劃,人口眾多的新北市因是國民黨執政而無法得到前瞻計劃中軌道建設經費補助,而人口要少得多的綠營執政縣市諸如彰化縣等卻能得到資助。可見,民進黨有借改革之名,打擊對手之嫌,同時改革也不是真正意義上深入、系統的改革,而是表面、片面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在增進民進黨的利益而非全台灣民眾的利益。

  第三個原因肖日葵認為是民進黨執政能力不足。2016年重獲政權的民進黨,仍然面臨執政能力不足的困境。首先,民進黨是善於操作議題,主導選戰議題,並精於政治算計的政黨。政黨的政策偏好策略性、權變性特征明顯,帶有機會主義色彩。即使民進黨被認為是組織——政治意識形態政黨,但對黨的意識形態並不是十分熱衷,而是想憑借某些意識形態的道德優越性,將意識形態作為自身政治利益和權力鬥爭的工具,而非價值追求。

  尤其是在野時,肖日葵認為,攫取選票是民進黨第一需求,政策主張受制於民意走向。政黨角色由意識形態的倡導者與動員者,逐漸轉型為民意的追隨者,藉以擴大自身的生存空間,並通過討好性民粹政策獲取選票。同時,民進黨的政策制定存在自利邏輯,例如前瞻計劃的利益取向明顯。

  肖日葵提到,在政黨誠信度低下,就民生政策意識形態而言,在野時左傾,執政變成右傾是其典型的執政路徑依賴,因而政策跳票不斷。具體地,在野時以問題為導向,民進黨所提政策主張往往非常具有批判性、理想性、前瞻性,製造極高政策預期獲取民意支持。但執政後,由於資源排擠效應和財政壓力等資源配置困境,以及民粹政策後遺症等因素,致使解決問題的執政能力不足。當無力應對民眾對其政策跳票質疑時,“台獨”執政、藍綠對決成為執政主導思維,這反過來又制約了民生問題的解決。

  肖日葵分析說,政黨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就必須順應形勢發展,及時調整政黨角色和意識形態。台灣社會中間選民占主導,吸引和搶奪中間選民應作為政黨的重要任務,盡可能地顧及中間階層的利益和願望,塑造一種為絕大多數社會成員都夠接受的意識形態,以尋求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妥協與調和。但民進黨卻堅守“台獨”意識形態和藍綠對抗執政思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