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傳標:台灣近代化不是殖民者“仁德”產物
http://www.CRNTT.com   2019-04-24 00:23:40


 
  劉傳標指出,台灣愛國史學家連橫1918年在《台灣通史》中評論道:“台灣歸清以來,關閉自守,與世不通,苟非牡丹之役,則我鄉父老猶是酣歌恒午於婆娑之洋焉。天誘其衷,殷憂日至,祈疆增吏,開山撫番,以立富強之基。沈葆楨締造之功,顧不偉歟!” 然近些年台灣地區的分離主義者,以扭曲的“皇民史觀”“台獨史觀”,改“日據”為“日治”,不僅否認國民黨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在台灣經濟社會建設及成就;也否認鄭成功父子“明鄭時期”對台灣的開發與建設;也否認清政府在台灣統治時期,尤其是“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丁日昌、吳贊誠等幾任船政大臣,在台灣建省前的十年(1874—1884年)開啟的近代化建設,也否認台灣建省後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主導的十年(1884—1894年)近代化建設。這二十年是台灣近代化肇基之作,前者可稱“台灣近代化之父”,是台灣近代化的播種者,後者可謂“台灣近代化之母”,是台灣近代化的孕育者。僅是因為1895年日本侵占台灣,造成台灣近代化進程的中斷。

  劉傳標說,當下台灣島內分離主義者出於“台獨”意識形態,一葉障目,一味媚日美日,只看到日本殖民在台灣的建設,看不到日本人殖民者對台灣的焚掠屠殺與奴役,也看不到日本人殖民者對台灣建設僅是為長期占領和掠奪資源服務,將日本人對台灣的建設視為“德政”,公開為殖民者歌功頌德、擦脂抹粉,頌揚殖民統治帶來“現代化”,鼓吹“殖民統治有功論”。

  劉傳標表示,史學以求真存真為第一無上要義,台灣的近代化絕對不是殖民者“仁德”產物。在學理上批判形形色色的“台獨史觀”和“侵略有功論”“殖民有功論”,肅清其流毒,是歷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