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鄭國光:自然災害普查是重大國情國力調查
http://www.CRNTT.com   2021-05-19 00:34:23


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鄭國光(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 張爽)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鄭國光在國新辦舉辦的記者會上表示,國務院決定於2020年至202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立了由國務院領導同志任組長的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組織領導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這次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一是涉及範圍廣;二是參與部門多;三是統籌要求高;四是技術難度大。

  鄭國光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明確要求建立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評估制度。2018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第三次會議,專題研究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將實施“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作為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九項重點工程”的第一項也是基礎性工程,強調要開展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為此,經李克強總理批准,國務院決定於2020年至202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立了由國務院領導同志任組長的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組織領導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

  鄭國光說,這次普查的主要目標是:

  一要摸清自然災害風險底數。全面獲取全國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森林和草原火災等六大類22種災害致災信息,以及人口、經濟、房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系統、三次產業等重要承災體信息,掌握歷史災害信息,查明區域綜合減災能力。

  二要把握自然災害風險規律。客觀認識當前全國和各地區致災風險水平、承災體脆弱性水平、災害綜合風險水平、綜合減災能力和區域多災種特征,提出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和防治建議。

  三要構建自然災害風險防治的技術支撐體系。建立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調查評估指標體系,形成分區域、分類型的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基礎數據庫,健全風險評估與災害防治區劃等技術方法體系,形成適應我國國情的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制度體系。普查成果將為我國開展自然災害應急處置、自然災害綜合防治、綜合災害風險防範、自然災害保險等提供基礎科技支撐,也將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科學布局和功能區劃、防範化解重大災害風險提供重要科學依據,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安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