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極端天氣多發如何應對?應急管理部答問
http://www.CRNTT.com   2021-11-09 00:24:27


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周學文(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記者 張爽)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周學文11月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頻發。應急管理部高度重視,堅持綜合施策、系統應對,組織各地主要採取幾個方面的措施:一是突出強化底線思維;二是突出強化預報預警;三是突出強化預案可操作性;四是要突出強化統一指揮;五是突出強化力量預置;六是突出強化社會動員。

    南方周末記者:能否介紹一下當前我國自然災害的總體形勢?近年來,極端天氣逐年多發,請問這對我國防災救災減災工作帶來了哪些挑戰?以及應急管理部有哪些應對措施?謝謝。

   周學文: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這主要體現在災害的種類多、分布的地域廣、發生的頻率非常高、造成的損失重。這也是我們國家的基本國情。從本世紀以來,我們國家平均每年因各類自然災害造成大約3億人次受災,平均一年直接經濟損失3000多億元。今年1-10月,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了1.06億人次受災,855人死亡失蹤,58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21.3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的受災面積1194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12億元。跟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今年受災人次下降29.1%,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10.4%,倒塌房屋數量上升了8.1%,直接經濟損失下降了9.0%。

   正如您剛才所說,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我們國家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頻發。今年以來,像江蘇南通的龍卷風、河南鄭州的特大暴雨、湖北隨州的特大暴雨等這些極端天氣事件,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雖然發生的概率小,但是致災強度大、災害後果重,給我們防範應對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挑戰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精准預報很難。目前,這仍然是世界性難題。二是突發性強,時間、地點隨機性大,龍卷風、短時強降雨這些極端天氣發生過程往往只有幾分鐘、幾個小時。三是災害鏈條長。極端強降雨往往引發嚴重的城市內澇,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生產安全事故等各類次生衍生災害。這次鄭州特大暴雨引發了山洪、城市內澇,內澇倒灌地鐵、隧道,還引發工廠爆炸事故等。四是處置要求高。災害涉及的部門多,防範應對工作時間緊、環節多、難度大。

   針對這些問題,應急管理部高度重視,堅持綜合施策、系統應對,我們組織各地主要採取幾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突出強化底線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應急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應急管理的培訓,用典型的案例來施教,提高領導幹部對極端天氣的多發性、危害性的認識,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

   二是突出強化預報預警。我們堅持“預”字當頭,關口前移,遇到這種極端的天氣過程,加密監測預報,加強聯合會商,滾動研判災害性天氣發展態勢。建立點對點預警叫應機制,及時提醒相關地方政府做好防範應對工作。同時,面向社會公眾發布氣象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災避險準備。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