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陸基中段反導技術比美國如何?專家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22-06-21 11:15:12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6月19日晚,國防部發布通報稱,當晚,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這也是自2010年1月11日我國首次進行陸基中段反導試驗以來,官方通報的第五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根據此前官方通報的信息,這五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均取得成功。相關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陸基中段反導技術是當下最為前沿的軍事技術之一,難度極大,目前僅有少數國家掌握該項技術,而“五連勝”的佳績也意味著中國的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的成功率位於世界前列。

  “反導本身就是一項難度比較高的軍事技術,尤其是中段反導。”《航空知識》雜誌主編王亞男2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反導攔截一般包括“助推段”反導、“中段”反導、“末段”反導。而“中段”反導是在大氣層外、彈道導彈飛行速度較高的飛行中段對導彈進行攔截,它要求反導系統的攔截彈對於來襲導彈彈道的預測、目標的觀測和跟蹤都要相當精確。

  《環球時報》報導,導彈技術專家郭衍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指出,以彈道導彈為例,其在飛行中段的高度通常已達到1800公里以上,飛行速度達到20馬赫。導彈在飛行中段通常已經完成了彈頭和彈體的分離,彈頭的雷達反射面積小,而採用現代隱身塗層的洲際導彈彈頭雷達反射面積只會更小,大概還不到0.1平方米,且多採用誘餌彈技術,想要在高空,高速的條件下,精確地識別真正的攔截目標,這對一個國家的雷達技術要求特別高,“通常而言,一般的雷達有效探測距離僅為300-500公里左右。能夠掌握中段反導技術,說明一個國家至少已經具備了強大的雷達探測技術。”

  雖然陸基中段反導技術難度很大,但這種攔截方式的優勢也是極為明顯的。郭衍瑩進一步介紹稱,彈道導彈有大概80%的飛行時間都在飛行中段,且在該飛行段中導彈的彈道平穩,不像助推段和末段一樣軌跡多變,因此對於防禦一方而言,無論從反應時間還是彈道的預判上,在該飛行段進行導彈攔截都更具優勢。此外,一旦攔截成功,掉落的導彈殘骸也不會落入本國領土,能有效減少對防禦方地面目標的毀傷,大大降低附帶傷害。

  也正是在實踐中認識到中段反導更具可行性,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開展相關技術研究。但目前祗有中國、俄羅斯和美國成功進行過類似試驗。

  根據美國導彈防禦局數據顯示,美國從1999年到2019年總計進行了二十餘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但是成功率祗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美國開展的陸基反導試驗中,發射的靶彈沒有採用洲際彈道導彈常用的分導式多彈頭技術,試驗中沒有完全模擬真實的作戰環境,因此作戰效能也受到多方質疑。”郭衍瑩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