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軍擴:中國經濟恢復關鍵是穩市場主體預期
http://www.CRNTT.com   2023-01-28 00:34:37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提出,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並從深化國企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深化對外開放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相信這些政策的貫徹落實,不僅有利於發展潛力的釋放,也有利於我們提振市場主體的信心,在這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第六,要更加注重企業發展大環境和輿論環境的改進,來促進企業預期和信心的提升。近年來,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現象,就是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之下,企業越來越關注宏觀的問題,包括疫情形勢、防控政策、地緣政治風險、中美貿易爭端以及房地產、財政金融風險的防控化解等等,而政府有關部門的注意力則越來越微觀,越來越具體,更加關注房租問題,稅費問題,貸款融資問題等等。
  
  “我們在調研中,有些企業家表示,與貸款融資,稅費負擔等具體問題相比,他們更擔心的是宏觀環境問題,政策風險問題。如果大的發展環境有待改進,具體支持救助政策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促進經濟恢復向好,促進企業家、企業、市場主體信心的增強,不僅需要出台具體的支持政策,更需要大力改進企業發展大的宏觀環境。”張軍擴說。

  張軍擴認為,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近年來,儘管我國大政方針並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中央一再強調我們一些重要的大政方針,但一些重要政策出台之後不斷地被誤解、誤讀,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比如“雙循環”的政策不斷被誤讀為“國內循環”;“共同富裕”政策不斷被誤讀為“要劫富濟貧”;我們“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規範市場秩序”的這些政策不斷地被誤解、誤讀為“要打擊資本”等等。由此可見,中央政策的出台不僅需要充分地醞釀,權衡利弊,而且一旦出台就需要盡快公布具體的內容和實施細則,充分地解讀,避免被誤解誤讀,形成不利的社會影響。

  張軍擴表示,總的來講,穩定和提振市場信心,不論對短期穩增長還是長期健康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也十分基礎的作用,而要有效提升市場主體信心,則不是哪一項措施可以單獨出效的,而是需要長短結合,綜合施策,標本兼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