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初級階段”之探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3 00:21:47


蔡英文須知,台灣民眾希望社會融合與穩定,兩岸關係需要和平。
  中評社╱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初級階段”之探究 作者:仇長根(上海),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副會長

  •現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最基本特徵為,兩岸關係“不穩定、不確定”。主要源於“台獨”分裂勢力依然存在,不正常的台灣“本土意識、主體意識”逐漸上升,並逐漸扭曲為“分離意識”。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初級階段”是“和平統一”的必然階段,無法跳過,無法繞開,符合事物發展螺旋式上升的運動規律。“初級階段”主要矛盾是“中華民國”定位問題,始終沒有上桌談判,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兩岸結構性、深層次的歷史原因和現實民意及外部因素,決定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初級階段”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要認清長周期“初級階段”的現實,研究如何適應並尋找新的發展“動力”和新的“增長極”。

  兩岸關係漸進式地步入和平發展時期,從“對抗、對立”,走向“交流、交往”,已經有60多年。大陸冷靜、客觀地分析、總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艱難曲折的歷程,在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告中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這一重要論述;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進一步強調,“全面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如今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到底如何定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周期”有多長?本文試作探究。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初級階段”基本內涵

  依筆者觀察,現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還相當脆弱,最基本的特徵是“不穩定、不確定”,520後民進黨執政,可能更加嚴重,未來還可能趨向常態。因此,可以判斷現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表現為如下三基本內涵:

  一是歷史遺留問題根深蒂固。兩岸過往“老死不相往來”,及互稱“共匪與蔣匪”、長期隔絕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兩岸人員、經貿、文化等交流交往,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格局、大趨勢,已經涵蓋多個領域並逐步向深度融合。但是很遺憾,國民黨執政,歷史遺留的兩岸深層次問題連碰都沒碰;現今的交流交往仍因諸多人為的障礙也受到干擾。雖然2300萬台灣人民,每年有數百萬到大陸,但是有些是重復或經常往來,卻有三分之二沒有機會到大陸。大多數台灣民眾隔海看大陸,對大陸基本上還是陌生的。已經來大陸參與交流交往的,也並不都認為兩岸是“一家人”的交往。甚至有不少台灣民眾認為,“兩岸是有些聯繫的兩個國家”。

  二是兩岸“敵對狀態”沒有結束。兩岸當局即國共之間以“九二共識”為共同政治基礎,突破障礙,共同努力,實現了最高領導人歷史性的“習馬會”;兩岸官方授權的海協會、海基會接觸管道,早已建立20多年並展開協商談判;國台辦、陸委會溝通平台及熱線,也於2015年底正式貫通。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共同政治基礎,應該講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兩岸迄今沒能上桌談判“結束敵對狀態”,也沒有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兩岸政治互信嚴重不足,“深水區”結構性重大政治分歧仍然是無解。民進黨執政,兩岸政治問題可能更加複雜,解決問題的困難度將會更大。

  三是兩岸交往已有成果難保持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簽署的20多項協議,大部分已經落實或正在落實;兩岸交流交往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正在逐步融化為“血濃於水”的親情;所形成的大交流、大發展、大格局,正在逐漸深入人心。但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初級階段”道路曲折,時有反復,尤其是台灣“本土意識、主體意識”,正逐漸被扭曲提升為“分離意識”,不得不令人擔憂。而且,台灣政黨輪替趨向常態化,民進黨執政,過往兩岸和平發展所取得的進步,並不保證能夠持續下去;過往兩岸官方已經建立的溝通管道,並不保證能夠繼續存在;過往建立起來的兩岸同胞之情,如果再次被政黨蓄意操縱,恐難鞏固深化。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初級階段”主要成因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初級階段”的時間並不長,之前還因李登輝、陳水扁衝撞“一中”原則,推行“兩國論”和“一邊一國”,台海局勢弩張劍拔,瀕臨戰爭邊緣。依筆者分析,界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初級階段”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歷史因素。“和平發展”是兩岸主流民意,支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最重要的是,兩岸民眾心中深藏著的“中華民族”之根。但是,台灣3.6萬平方公里土地,曾被荷蘭、日本殖民統治88年,加上兩岸分離60多年,共長達150年以上。歷史的傷痕造成台灣民眾心裡與大陸的“疏離感”,根深蒂固。而國共內戰延續的兩岸敵對,迄今沒有完全結束“敵對狀況”。由此不難看出,台灣民眾的“中國記憶”,不僅受到外國侵佔和殖民統治所形成的歷史斷層,迄今還沒有完全彌合。而且長期受西方教化與“反共、反中”混合教育所留下的負面痕跡,迄今也沒有完全除盡,這就是造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的歷史原因。

  二是現實民意。“和平發展”是兩岸主流民意,沒有一個台灣百姓希望重蹈歷史,兵戎相見,血流成河。但是,現今台灣民眾對“中國”的認同,出現傳統與現代的“撞擊”,認同“台灣”多,認同“中國”少,年輕人更加少。從台灣民眾訴求變化中也可以看到,蔣介石、蔣經國年代民眾“爭民主、要自由、反獨裁”;李登輝、陳水扁年代民眾“要求當家作主,出頭天”;馬英九主政以來,“台灣主體意識”隨著兩岸交流交往不斷上升;自感在國際社會的“孤獨”與被孤立的“新悲情”,也隨著大陸快速發展和強大而上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初級階段”中,大多數民眾認同“維持現狀”並支持“台灣前途由2300萬台灣人決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