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扁:執政黨“修憲”為謀一黨政治之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24 11:39:34


陳水扁、陳致中致贈花籃。(中評社 張嘉文攝)
 
  加上台灣又有少數國家僅有的嚴重分歧的“國家定位”問題,媒體文化也有類似的亂象,以致每次“總統”大選無不形成社會大動員,選後帶來“國家”大分裂。現行憲政體制,經過20年民選“總統”的檢視與實證,向“總統制”傾斜的雙長制並不是最好的制度。

  依我的觀察經驗,歷來“修憲”幾乎都是為政治需要的目的。執政黨為了本黨的最高政治利益,經常透過“修憲”來謀取一黨一己之私。如以“憲法”增修條文取代原本只能臨時2年半,卻臨時43年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只為了維護所謂“中華民國”的法統。又如取消“立法院”對“閣揆”的人事同意權,並非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而是為了當連戰被提名為“行政院長”差點過不了關,還要麻煩在野的民進黨團幫忙,技術性安排1/3黨團成員不出席投票,有效降低通通同意權行使的門檻。
 
  放眼全世界,老牌民主國家英國實施“內閣制”可以維繫數百年於不墜,有其皇室的歷史背景。新興民主陣營的新加坡沒有皇室的歷史傳統,實施議會民主的“內閣制”,仍有“總統”直選的制度設計。美國是現代民主國家的老大哥,其“總統制”的憲政體制為甚多國家所仿效,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失敗案例也不少。

  我認為在台灣厲行“內閣制”的憲政體制或許是比較好的制度。“國會”多數黨 組閣,黨魁是“閣揆”,權責相符,也沒有民選“總統”可否兼任黨主席的爭議。假如“國會”選舉結果沒有一黨取得過半席次,也可以結合其他政黨組 成聯合“內閣”。“國會”可以倒閣,“閣揆”也可以主動解散“國會”重新選舉。政府 做不好,“國會”不信任,或者“內閣”政策需要人民支持,這個時候人民最大 也是最後的裁判。今天的執政黨,明天的在野黨,不必再等4年。單一選區兩票制的政黨比例分配不分區“立委”席次,從5%門檻降低到 2%,讓更多小黨的少數聲音在“國會”殿堂也能被聽到,甚至也有入閣的可能。

  以前為了“總統”民選與委任直選,“總統”選制究採絕對多數或相對多數,“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是否合併選舉,在在引發爭論。各主要政黨考量的不是制度的優劣,也不是對“國家”長遠發展有利與否,而是政黨本身的利害算計。如今研討的主題憲政體制何去何從,更是如此。

  “總統”直選20年,6次大選,3次政黨輪替。證明“總統”直選,不管“總統”選制,與“立委”選舉是否二合一,任何政黨都有機會贏得“總統”大選。“立院”選舉也證明沒有永遠的“國會”多數,對民進黨最困難的“立委”選舉也可以取得 多數席次,天底下沒有不可能的事。縱使台灣是“內閣制”的國家,民進黨 也能夠贏得“國會”選舉,並單獨過半來組閣。由於目前民進黨是“國會”多數,但尚未達到3/4“修憲”門檻,只要國民黨願意支持,“國會”小黨不致反對。透過“修憲”程序,從2024年開始實施“內閣”制的“憲改”修正案再經全民複決公投通過,亦不成問題。“總統”直選還要不要維持,或是改由“國會”間接選出,都可以討論。但無論 何種“總統”選制,“總統”應只是虛位“元首”,自不待言。

  我必須重申,個人不會再參與任何選舉。有關憲政體制的芻議,乃個人從政30年及8年“總統”的一得之愚,就教各方賢達,並請不吝指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