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脫軌”隱喻折射美國積弊之深
http://www.CRNTT.com   2023-02-24 11:00:13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人民網發布文章表示,本月3日,美國一運載有毒化學品的列車在俄亥俄州境內脫軌;14日,一輛運送危險化學品的罐車在10號州際公路亞利桑那州境內路段側翻,車上劇毒高腐蝕性硝酸洩漏,司機死亡;16日,一列載有危險品的火車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城外的範布倫鎮脫軌,其中1節車廂運載危險品……近日來,美國發生多起火車脫軌、化學品洩漏事故,尤其以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鎮發生的氯乙烯洩露事件最為嚴重,而美國在這些事件中暴露出的漠視生命、行動遲緩、媒體缺位等問題,凸顯美國積弊之深。

  美國漠視民眾生命權、健康權、環境權,引發廣泛質疑,再次被撕下“人權衛士”的偽裝。美國諾福克南方鐵路公司一列運載危險品的列車行經東巴勒斯坦鎮時出現事故,造成50節車廂脫軌或損壞,20節運載危險品的車廂中11節脫軌,其中5節罐車載有氯乙烯。隨後,應急人員對這5節罐車進行“受控釋放”,把氯乙烯從罐車內引出後燃燒,造成黑煙彌漫。僅兩天後,俄亥俄州、地方和聯邦官員即聯合宣布,居民“可以安全回家”。

  美國政府的說法並不能說服當地民眾。事發地點距廠區和居民區祗有一步之遙,在“受控釋放”多日後,小鎮空氣裡仍彌漫著一股明顯的怪味,多位居民出現眼睛不適、頭痛等症狀,寵物、家禽、野生動物患病甚至死亡,當地一段水域約3500條魚因化學品洩漏死亡。“如果空氣和水沒有問題,那為什麼人們會生病不適?”當地居民提出質疑。美國政府對這起化學品洩漏事故草率處理,之後又淡化洩漏威脅,受到到多位專家的批評。事關民眾生命健康、生態環境保護,美國政府如此漠視,其一貫霸道指責別國的“人權衛道士”形象更顯諷刺。

  基礎設施陳舊、政府行動遲緩,折射美國治理效率低下。美國是世界基礎設施最完備的國家之一,也是第一個進行超大規模現代交通建設的國家。時至今日,美國鐵路總里程超過22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但是美國鐵路電氣化比例低,已經遠遠算不上領先。在中西部的“鐵銹地帶”,由於經濟衰敗,地區發展不均衡,基礎設施投資不足,問題更為突出。此次發生事故的俄亥俄州即是一例。筆者曾到美國的密歇根州的“汽車城”底特律採訪,城市周邊的一些高速公路已經留下深深的車轍,依然沒有及時重建,雨雪天氣有嚴重安全威脅。

  大企業等利益集團的游說活動削弱了美國政府的安全監管能力,留下事故隱患。有報導指出,咎於成本,俄亥俄州事故列車沒有安裝電控空氣制動系統。而在美國多家鐵路公司的聯合游說下,聯邦政府廢除了要求在運載危險品的列車上安裝這一裝置的規定。拜登重視基礎設施建設,曾提出一項總額超2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但是到了國會,金額被減半,這其中不乏黨爭及各種利益集團的掣肘、游說。美國治理效率低下,基建投入不足,最終釀成苦果。

  美國媒體在俄亥俄州列車脫軌、化學洩漏事故中缺位、失語凸顯美國“新聞自由”的局限和虛偽。事故發生後,美國媒體幾近集體“沉默”,對事件的關注度非常有限,與當地民眾在社交媒體的聲浪形成鮮明對比。這並非孤例,在美國民眾抗議金錢政治的“美國之春”、密歇根弗林特“水危機”、德特裡克堡生物實驗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美國媒體都熟視無睹,要麼不報導,要麼輕描淡寫,因為這些事件或威脅到美國政治體制的根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