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潮”是把“雙刃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2 15:43:48


王紅瓊1998年從打工地東莞返回家鄉成都開辦了制衣廠。圖為她在指導員工工作。(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
  中評社香港3月22日電/23歲的沈兵(音)第一次外出打工去了河北唐山,在那兒吃不到家鄉的辣味,工作時間又長,他很快就想家了。在一個建築工地幹了一年多以後,他回到四川樂山的老家,去年結了婚,如今在成都當優步司機,打算開一家汽車美容店。他表示不大可能再去其他省打工了。

  新加坡《海峽時報》3月19日載文《中國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潮”是把“雙刃劍”》,文章說,沈兵的故事反映了一個在中國日益顯著的趨勢,那就是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這是導致中國的流動人口數量去年減少568萬人的主要因素之一。

  外出務工人員減少的原因有多種。不過,關鍵原因在於沿海省份的經濟增長減緩和產業升級使很多外出務工人員無工可做。對這些人來說,返鄉似乎是理所當然的選擇,因為內陸地區的生活成本較低,一些省份(如四川等)的經濟增長依然強勁。

  內陸省份促進城鎮化和農村創業的政策以及對西部省份有利的重振絲綢之路的國家戰略也增添了返鄉的吸引力。

  返鄉潮在勞動力輸出大省四川較為明顯,該省有2000多萬人在外務工。2015年1月到11月,有130多萬四川農民工返鄉。去年前三季度,四川輸出農村勞動力同比減少3.7%。

  在成都金堂縣,曾號稱“中國打工第一鎮”的竹篙鎮也有這個趨勢。竹篙鎮有許多人前往廣東東莞厚街鎮的工廠打工。近年來,竹篙鎮以各種方式吸引人們回鄉發展經濟。例如,開辦新企業可獲數萬元補貼等。這些舉措引起的反響十分積極,返鄉人員在竹篙鎮辦起了數十家工廠。

  44歲的王紅瓊就是創業補貼的受益者。她是1988年最早到厚街打工的一員,2006年回到金堂,2007年開辦了一家制衣廠,現有員工約200人。王女士說,她的大多數員工是40多歲的女性,她們曾在東莞打工,許多人生二胎後返鄉,因為她們不想再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也因為如今在家鄉找工作已比較容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