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李曉兵:馬克龍訪華 中法可以找到契合點
http://www.CRNTT.com   2018-01-10 00:22:36


 
  總體上法國現在有一些力不從心,一方面歐盟一體化進程受阻,並且危機不斷。2005年,法國與荷蘭否決了《歐洲憲法條約》,2008年《裡斯本條約》的通過解決了一些問題,但隨之而來的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又讓歐盟陷入了新的困境。最近幾年,以英國為代表的脫歐危機,以及南歐的一些社會經濟危機,使得歐盟內部一體化進程遭受重大挫折,信心不足。法國也由於內部的社會治理,包括恐怖襲擊、經濟等問題,讓其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以及歐盟內部治理過程中,扮演的主導角色大打折扣。而和法國相鄰的德國,在歐盟中發揮的作用則日益突出,我們可以看到德國的活躍度很高,包括德國和中國的互動,深度和廣度都是遠遠超過法國的。

  按照法國人的民族性格來說,戴高樂總覺得法蘭西必須偉大,否則就不成為法蘭西,上帝創造法國,就是讓她完成偉大的功業,否則就要遭受災難的懲罰。這實際上這也是激勵法國人要勇於去承擔自己的歷史責任,讓法國在國際社會中有一種獨特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存在,因此,法國當前所處的狀態和尷尬的局面恐怕是法國人內心深處所不甘的。

  馬克隆的種種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他所具有世界眼光的一面。馬克隆的外交方向,就是希望法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訪問中國,可以說是讓法國重新偉大的一部分,他希望能和中國在一些方面進行協調、對接,包括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和建設,以及在應對世界環境問題方面進行磋商。此外,戰略層面上的合作是中法兩國的一個傳統,中法兩國之間沒有特別直接的戰略利益衝突,是完全可以展開戰略合作的,包括互相的支持和呼應。在戴高樂時代,中法關係的突破就是在戰略層面展開的。

  1964年,在西方大國中,首先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就是法國,這實際上是中法關係一個非常良好的基礎,也是可以繼續去發揚和挖掘、放大的。馬克隆的到來,實際上是試圖把中法關係重新上升為戰略層次的合作,他也認識到了法國目前需要中國,需要通過與中國和外交互動展示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獨特存在和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