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何大章析宋慶齡教育理念 反思當代教育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1 00:24:03


宋慶齡故居(中評社 束沐攝)
 
  勞動和集體主義 當代社會不應忽視

  何大章分析,當下種種社會問題與教育問題,就要求我們回到教育的原點,要考慮究竟要培養什麼樣的人?以性格培養為例,何大章指出,宋慶齡曾講到,父母必須要為子女樹立起一些思想行為準則,“我們都要培養成具有人類最優秀品質的人:愛、勞動、勇敢、誠實和集體主義”,她特別強調了是勞動和集體主義,“這反而是當下社會不太講的東西”。

  “勞動是這個社會最具有基礎性的東西,如果沒有對勞動者和勞動成果的尊重,這個社會就沒法存在了”,何大章表示,當代社會充斥著對體力勞動的輕視。與此同時,“集體主義”與“社會化”的概念一脈相承,“現在孩子不會跟人溝通、有社交恐懼症,宅男、宅女越來越多”,何大章表示,宋慶齡反覆闡釋“勞動”和“集體主義”這兩個問題,因為這對性格的養成關係很大。

  他介紹,在教育方法上,宋慶齡強調不能依靠說教,因為說教效果非常有限,而且影響很難持久。而環境的熏陶則是潛移默化的。“我們特別需要注意,在怎麼建立教育氛圍和教育環境上,我們可能還不能完全接受宋慶齡提出的觀點,但她的觀點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她認為,一家一戶帶孩子是不行的,要讓孩子們進入集體當中”,他介紹,宋家三姐妹很早就進入寄宿學校,接受集體生活的洗禮,而且歷史上確實有不少名人在很小就進入寄宿學校。他指出,現在大眾認為,寄宿學校因為隔斷親情而態度排斥,但我們現在發現孩子都是老人來帶,老人為了帶孩子竟然來回輪班,“除了哄著,就是教訓”,這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而孩子和同齡人在一起時則可以培養互相影響、互相激勵的關係。所以,宋慶齡認為,孩子在集體中才能更好的成長。“現在很多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小太陽’,萬一有一個對他不服從,他就要崩潰,所以這種環境培養出來的人就是沒有韌性的”,何大章指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