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網紅”王炳忠 北大談台灣認同演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0 00:40:41


王炳忠人氣爆棚,教室做得滿滿當當(中評社 束沐攝)
 
  日據時期台灣“祖國派” 內戰被國民黨鎮壓處決

  “那麼台灣的悲情是什麼?第一是日本的殖民統治,第二是國共內戰的延續,這才是台灣不幸的歷史”,王炳忠指出,殖民與偏安都是中國不幸歷史的縮影,台灣的悲情恰恰是中國不幸歷史的縮影。“清末以來,中國人為了實現振興中華的目標,又分裂為國共之爭,在台灣就體現為國家未統一的問題,中國的矛盾和不幸與錯綜複雜的歷史因素,都濃縮在台灣”,王炳忠說。

  王炳忠反問,“中國”在台灣是怎麼被一點一滴地“去掉”的?“我們都知道,這20多年來台灣教材與媒體的‘去中國化’,但過去國民黨“大中國”教育為什麼突然就瓦解了呢?怎麼會突然容易就發生了呢?”。王炳忠分享了他對此的觀察與分析,他指出,要從三個階段了解台灣的“去中國化”:

  第一階段是台灣光復回歸祖國,結束了日本五十年的殖民統治。王炳忠表示,被日本殖民統治前,過去的台灣只有傳統意義上家國認同,沒有進化到現代的中國認同,而日本殖民統治後期推行的皇民化,只有2%的台灣人才願意改日本姓,而大多數台灣人都不接受,“只有特權階級才接受了皇民化,這些人本來是應該被清算的對象,他們沒有被清算”。王炳忠指出,1945年後,國民黨為了穩固地方的統治,只好拉攏台灣的土豪劣紳,於是這些“皇民化”的人成了國民黨的外圍。而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關心、支持與參與大陸革命的“祖國派”台灣人本來應該在台灣光復後得到表揚,但這些人很快捲入到國共內戰,有很大一部分被國民黨鎮壓、處決,造成了本地“祖國派”的香火沒有延續。

  台灣認同爭議 從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開始

  第二個轉折是在1970年代,王炳忠認為這是是對台灣左右統“獨”的認同影響最大的年代,“70年代有釣魚島爭議、中國代表權的轉移,進而引發了台灣前途的大辯論”。他介紹,首先是台灣的鄉土文學辯論,國民黨認為的比較“安全”的文學就是講一些懷念大陸的事情,而鄉土文學作家寫一些關注台灣小老百姓的文學,這被國民黨當局認為是“工農兵”文學的出現,於是採取鎮壓的手段,並扛起了“捍衛中華文化正統”的大旗,認為這些鄉土文學不是中國文化的正統,使得國民黨把台灣的鄉土文化切割出去,進而成為“中國-台灣”二元對立的序曲,再加上國際局勢的變化,進而引發了三條路線:一是莊敬自強的保台路線、二是和平統一的路線、三是台灣“獨立”的路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