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林鄭月娥:需降低大灣區內不同制度政策限制
http://www.CRNTT.com   2018-08-30 00:22:23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在粵港澳大灣區金融高峰論壇發表主旨演講(中評社 張心怡攝)
  中評社香港8月30日電(記者 張心怡)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出席粵港澳大灣區金融高峰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林鄭月娥指出,大灣區是國家金融發展的重要窗口,是關鍵的一著棋、主要的血脈,對推動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將發揮無可比擬的作用。她亦表示,大灣區雖在一國之內,卻存在兩個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及三套法律制度,要使資源分配更具效率,首先必須降低三地不同制度構成的政策限制,讓區內的人員、貨物、資金及信息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以促進大灣區內居民穿梭三地生活、工作、求學、經商。

  林鄭月娥提到,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國家在這些年間躍居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四十年來,國民生產總值及對外貿易額的年均增長分別約為9.5%及14.5%,發展速度前所未有。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後,國家步入經濟新常態,未來將更著重“高質量”發展。

  “中央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粵港澳大灣區就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平台。從國家策略層面,大灣區絕對具備條件和潛力成為落實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重要推手。”林鄭月娥解釋說,第一,大灣區是國家經濟實力最強的地區之一,以少於1%的土地和少於5%的人口,貢獻了全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大概12%,經濟增速高於全國平均增速;第二,大灣區是國家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2016年灣區內珠三角九市外商直接投資金額約為226億美元,占全國近五分之一,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第三,大灣區是跨境聯繫最緊密的區域之一,自國家改革開放初期,香港把大量資金和技術帶到廣東沿海城市,而香港也因有了廣東這個腹地,成功轉型為國際金融中心及服務業樞紐。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機制其後於1998年啟動,廣東自貿區於2015年掛牌,在廣東落實了不少先行先試的政策舉措,為粵港合作打下鞏固基礎。隨著國家深化改革開放,大灣區正標誌著國家對我們新的期待,有望把區內的協調發展提升至另外一個層次。

  林鄭月娥認為,大灣區的金融實力不容忽視。她提供了幾個數字作為參考:在銀行方面,粵港澳三地銀行的銀行存款總額達4.1萬億美元,相當於全國總額的16%;在保險方面,三地保險保費收入約1160億美元,相當於全國總額的四分之一;在證券業方面,香港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的總市值超過7.3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事實上,全國七個在五十大全球金融中心榜上有名的城市,有三個都是位於大灣區之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