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現場:港統促總會研討支援青年就業創業
http://www.CRNTT.com   2021-08-16 00:16:07


香港統促總會會長姚志勝(中評社 段曉魯攝)
 

  在座談會發言環節中,多名青年代表各抒己見,為支援青年就業創業提出建議。香港統促總會常務副會長陳志宏表示,“就業創業”和“青年前景”是源和水的關係,提升就業創業機會是提升青年前景的源頭,後者建基於前者。他提到,香港的經濟結構是圍繞以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為核心構建的,香港匯聚了全球領先的各類服務型人才,這正是香港青年的優勢所在,可以揚長避短,在服務業尋找新的創業就業機會。而香港青年的機會就在大灣區,香港和珠三角毗鄰城市的合作關係歷史悠久,也是獨一無二的。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前店後廠”,到今日在灣區發展強強聯手,都是大有可為,本港青年也勢必可在其中覓得就業創業良機。

  香港統促總會常務理事朱家健建議,大學可以開辦基礎理工科“補底”非學位課程,可以是學分課程,讓社會上想進一步了解理工科基本原理的年輕人,可以掌握技巧再進修,去創業。此外,在特區政府的政務官、紀律部隊的中級階層,設入職“綠色通道”,讓具一定工作經驗的青年,可直接晉身高級政務官(如高級助理秘書長)或紀律部隊總主任的崗位。香港各專業也可設“綠色通道”,歡迎三十多歲、四十多歲的行業新人。他亦認為,家長應改變心態,認同行行出狀元,即便是遊戲、漫畫等都是一門技能,也可成為創科產業的組成部分,同樣可以貢獻社會。

  香港統促總會理事黃廣仁提到,青年人的社會力量是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習近平總書記表示“青春總是與夢想相伴”,而香港就是需要夢想的地方。香港很多經濟實體轉移到珠三角或是其他內陸城市,造成了香港實體產業的空心化,香港未來急需創科型人才,同時也要加強工業的發展。此外,香港職位兩級化很嚴重,年輕人剛畢業很難立即成為專業人才,工資待遇也不高,很容易迷茫失去信心。所以,特區政府要盡快解決香港的住房問題,重拾香港年輕人的信心,引導、教育他們,給他們提供創業的機會、發展的空間。

  香港統促總會理事馬超談到,最新數據顯示香港人才流失九萬人,而人才是核心競爭力,未來香港非常需要人才。年輕人創業需要資金、平台、人脈和經驗,在當下的大環境中,作為東西方溝通橋梁的香港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創業機會和發展機遇。隨著“愛國者治港”原則的落實,如何讓香港在穩定的前提下繼續繁榮發展,是每個人肩上的使命和職責。她認為,大型中資、港資企業應該發揮自身作用,勇於擔當,給年輕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供更大的就業平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