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線上研討:中美經濟走向大脫鈎?如何破局
http://www.CRNTT.com   2020-06-12 00:13:22


  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李娜)6月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主辦、國際關係學院經濟外交項目組承辦的中國經濟外交藍皮書(2020)發布會暨“中美經濟走向大脫鈎”研討會順利舉行,與會嘉賓就中美經濟脫鈎的議題展開討論,他們認為,中美在部分領域的脫鈎在所難免,這會對兩國的戰略安全、經貿等產生極大影響,中國應通過全球消費鏈、全球產業鏈、全球價值鏈來布局全球科創協同。

  首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國發院研究員劉旭指出,中美在經貿、投資、金融等重要領域表現出脫鈎趨勢,但隨著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達成,特別是中國重新從美國進口相對廉價的能源商品,兩國又找到了貿易雙贏的契合點。這表明中美經貿關係還具有較大的彈性,而對這種彈性的充分認識對於理解中美當前脫鈎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晨則指出,從安全和戰略的角度需要關注中美經貿脫鈎問題的原因:其一,作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兩國經貿關係的脫鈎會對戰略安全的方向產生極大影響;其二,由於經濟技術競爭與安全戰略競爭融為一體,中美脫鈎加劇技術競爭,進而對安全戰略亦產生影響。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海國圖智研究院院長陳定定指出,從國家利益角度來看,美國過去兩年中的對華貿易制裁並未實現產業回流、赤字縮減的戰略目標,因而全面對華脫鈎不符合美國利益,將遭受國內反噬;從美國國內政治角度來看,美國國內政治具有不連續性,大選之後若民主黨上台將可能為中美關係脫鈎帶來轉機;從全球產業鏈角度來看,由於國家間產業聯繫日益密切,中國市場前景巨大,美國對華脫鈎的行動將為其他西方國家擴大在華經濟利益帶來機會。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宋國友表示,儘管中美脫鈎在中美四大對話機制所涉及的相關領域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表現,但不同領域的脫鈎力度存在差異性。中美脫鈎在高科技領域、金融領域中脫鈎尤為明顯。中美存量意義上的脫鈎在短期內不會發生,而只會在增量意義上出現較為明顯的脫鈎。與此同時,中國崛起也潛在地推動中美脫鈎,只是當前階段特朗普政府搶先發動脫鈎對中國更加不利。他表示,中美脫鈎其實是一種必然趨勢,也是中美兩國基於國家安全原因的“自保行為”,但應以一種有序可控的方式進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副研究員羅振興指出了中美脫鈎的原因,其一,曾經促使中美“掛鈎”的五大紅利在2008年至2009年後逐漸消失;其二,特朗普上台後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加快調整加速了中美經貿脫鈎趨勢。他表示,中美經貿脫鈎的背後經濟邏輯與安全邏輯已經融為一體。對此,他就中美脫鈎提出三條推論:第一,從經濟邏輯而言中美經濟完全脫鈎難以實現;第二,中美在國家安全領域的脫鈎在所難免;第三,中美脫鈎對中國外交戰略將形成重要屏障。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院學院助理教授吳湘寧表示全球價值鏈一直在調整,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更為明顯,但是本次中美技術脫鈎對全球價值鏈產生四方面的影響:其一,區域性調整特質將更加明顯;其二,部分以市場為導向和追求效率的行業仍會留在中國;其三,全球價值鏈的調整不以經濟成本和效益為主導原則,將更強調安全因素;其四,或將催生以中國為主導的技術生態。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黃琪軒表示,第一,中美技術脫鈎對中國未必是壞事,從長遠看可促進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第二,當前中國已初具國際政治經濟學強調的“最後消費者”的能力,能“買全球”,進而能“賣全球”,為中國的高技術產品持續增長提供空間;第三,中國應當尋求替代夥伴,並以國內市場為依托;第四,中國應通過全球消費鏈、全球產業鏈、全球價值鏈來布局全球科創協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