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陳學明:疫情下要做生態問題嚴重性的吹哨人
http://www.CRNTT.com   2020-08-29 00:19:04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後疫情時代高質量發展”線上論壇直播截圖
  中評社北京8月29日電(記者 李娜)8月2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社會系統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後疫情時代高質量發展”線上論壇順利舉行。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陳學明就“在疫情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反思”發表看法,他主要談了六點認識。

  第一,進一步認識人類面臨生態問題的嚴重性和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首先進行生態文明建設似乎主要是為未來的人類考慮的,當今人類面臨的生態問題還不至於涉及到生存,現在這個認識應當改變了,實際上當今人類就面臨著能否繼續生存的問題,我們要做生態問題嚴重性的“吹哨人”。

  第二,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西方生態馬克思主義者反覆闡明的走向社會主義是消除生態危機的最佳選擇,只要認真地觀察下中國抗疫的整個過程,只在比較一下中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抗疫的異同,不難看出社會主義制度在抗疫中具有制度優勢,實際上,社會主義制度不僅在抗疫中具有制度優勢,而且在整個消除生態危機,建設生態文明中也具有制度優勢。所以後疫情時代,我們應當更加注意展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有利條件來進行生態文明建設。

  第三,必須切實面對和破解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這一兩難境地。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看得清清楚楚,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從這一兩難境地中走出來,現在真的到了正視這一兩難境地,認真的探索這一兩難境地的時候了。

  第四,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緊緊抓住改變人的存在方式這一關鍵。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直接激發了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這場疫情也會接觸或碰撞一種新的文明,引發人們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同時疫情也告訴了我們必須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

  第五,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與進行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秩序結合在一起。新冠病毒過後,國際秩序體系勢必做出一定程度的調整,進行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性顯明的呈現在人們面前。改變人與自然的關係,必須與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結合在一起,改變人與自然之間的新的秩序,與必須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新的秩序結合在一起。環境治理必須予以社會治理為前提。人類最後能不能走出生態危機,實際上取決於人類世界的運行狀態。

  第六,必須全面認識“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人為本”等觀念,經濟建設並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不要把中心誤認為是目的,經濟建設始終為滿足人的真實需要而服務。以人為本在一定意義上,只有相對於“以物為本”才是正確和成立的。不能把“以人為本”僅僅理解為滿足人的物欲,而是應當滿足人的物質、精神、文化、心理等各方面需求。必須反對一味地無限誇大人的力量,一定要降低人活動的強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