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馮仕政:後疫情時代,如何應對風險社會?
http://www.CRNTT.com   2020-08-31 00:22:14


南都觀察夏季論壇(直播截圖)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李娜)8月30日,“後疫情時代,如何在風險社會生存?”南都觀察夏季論壇在線上舉行直播。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馮仕政就“風險社會的成因及應對”發表看法。他表示,風險社會的概念之所以這麼流行,顯然是因為這個概念造成了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感受得到的一個痛點,現代社會看起來很繁榮,很發達,但是一旦出現風險,比如新冠疫情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那也是相當可怕。

  社會學家貝克(Ulrich Beck)反思現代社會,提出“風險社會”的概念。他認為,工業社會以科學理性成功應對了主要源於自然界的風險,但也造成了新的系統性風險,威脅人類生存——“我們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

  馮仕政認為,現代文明和社會系統使我們比以前更加能夠應對自然風險,但不幸的是現代文明本身又成了一個新的風險。風險社會的成因,歸根到底是人類交往越來越發達,越來越自由,由此形成了一個高度不確定、不可控的行動鏈,這會導致我們一個不期待的行動環節,會觸發一個連鎖反應,而產生的後果,是我們當事人、行動者很難預料、很難控制的,這就是風險的來源。

  該如何應對風險社會?馮仕政提出三點認識,

  第一,首先我們要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形成合理的期待。現在我們進入了一個中等收入國家水平,馬上要實現全面小康,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也在加深,比較追求各方面達到最佳均衡狀態。但是從風險社會的角度來講,事實上人類社會並沒有一個最佳均衡狀態,或者很難找到一個長期穩定的均衡點。非均衡是常態,均衡才是異態。所以風險都是會發生的,心理上要有思想準備,不要抱有太多的期待,期待太高,失望就會越大。

  第二,我們要積極應對風險,努力爭取。不能因為社會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就因此抱有宿命式的態度,自認倒黴。雖然我們對風險的應對常常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但還是要積極的應對,“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三,抱有負責任的態度和達觀的生活態度。現在有一些國家領導人出了事,不自己檢討也不認賬,甚至還瘋狂甩鍋,激化矛盾,這反而會把事情搞砸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