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關注:統一歷史地景吼門水道地名藏深意
http://www.CRNTT.com   2018-10-01 00:07:58


吼門水道西嶼側的合界村。(中評社 楊騰凱攝)
  中評社澎湖10月1日電(記者 楊騰凱)清康熙22年(1683年)明鄭將領劉國軒敗給清朝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後,即從“吼門水道”撤退,使得吼門水道有中國大陸與台灣完成統一的歷史意義。吼門水道兩岸分別為澎湖白沙鄉通梁村、西嶼鄉合界村,兩地地名有著“通一大樑於海上,以合四方之界”的意涵,對比當前的兩岸關係,可說寓意深遠。

  吼門水道位於澎湖縣白沙鄉與西嶼鄉之間,因浪濤洶湧,會發出有如千軍萬馬奔騰的巨響,而被稱為“吼門”。

  如今吼門水道之上,已經築起跨海大橋,連結著通梁與合界,澎湖跨海大橋是當地著名景點,不少旅客都會到此一遊並拍照留念,不知不覺間,兩岸在335年前完成統一的特殊歷史地景“吼門水道”,成了眾多旅客相片中的重要背景。

  吼門水道通梁側,設有一座通梁公園,公園內著一尊蔣中正銅像,這尊銅像的視線遠眺著吼門水道,以及彼岸的合界村,由於通梁與合界兩地,有著“通一大樑於海上,以合四方之界”的意涵,配上明鄭將領劉國軒敗走吼門水道,使兩岸完成統一的歷史故事,這尊蔣中正銅像的視線,有著無比的深意,等待著明白人解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