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趙一夫:抓住機遇 推動兩岸農業農村共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9-06-23 00:10:56


 
  二、兩岸農業合作歷程及現狀

  趙一夫指出,自大陸改革開放後兩岸逐漸恢復交流以來,農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取得巨大突破和進展,但發展歷程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受到兩岸政治和經濟關係的影響,一路跌宕起伏,波折前行。截至目前,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大致經歷了六個階段:

  第一、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探索階段(1979-1986年)。此階段以大陸改革開放為背景和契機,主要以兩岸間隱蔽、少量的農漁產品小額貿易為主,80年代中期開始有零星、分散的台資農業項目落戶大陸,兩岸民眾在農業領域交流與合作暗流湧動。

  第二、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破冰階段(1987-1996年)。此階段以台灣當局開放台胞赴大陸探親的政策實施為起點,兩岸人員往來與經貿交流日益增多,農產品間接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台商赴大陸投資農業的數量和金額也出現大幅增長。兩岸農業界的正式接觸與交流,為以後兩岸農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奠定了基礎,開了好頭。

  第三、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跌宕成長階段(1997-2004年)。此階段兩岸農業界透過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與台灣農村發展基金會建立的合作平台,務實推動兩岸農業合作,開展了人員培訓、產業提升等一系列合作項目,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同時,此階段兩岸農業合作也遇到李登輝“兩國論”和2000年民進黨執政台灣的兩岸關係發展逆境。無論如何,此階段成為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從起步到不斷鞏固的重要時期。

  第四、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快速發展階段(2005-2008年)。在國共兩黨攜手建立交流平台的基礎上,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大陸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不斷給予台灣農產品貿易和農業投資方面的優惠政策,從而使兩岸農業經貿關係得到大幅、快速的進步。

  第五、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制度化推進階段(2008-2016年)。此階段主要基於兩岸陸續簽署的23項合作協議,農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開始步入制度化推進的發展階段。尤其是ECFA早收清單的落實,使兩岸農業經貿向更緊密關係邁進,未來面對的則是在制度框架下進一步細化分工與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