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兩岸專家共研鄉村振興 曾玉榮分享福建經驗
http://www.CRNTT.com   2019-06-20 00:18:59


 
  第三,產業化水平較低,競爭力較弱:一是由於長期偏重農業發展,而忽視產業體系建設。全國省大多數鄉村的二三產業發展都陷入低谷。二是福建小農戶在經營方法、規模上都存在弱小和被動地位。同時,帶動好,規模大、實力強的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和深加工企業較少,農產品產品大多停留在初加工水平,區域規模難形成,市場品牌難造就。三是農業標準化程度低,品牌培育緩慢:整體來看,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的標準化程度較低,企業質量品牌意識淡薄,專業村主導產品市場競爭力弱,知名度不高。

  對於存在的這些問題,曾玉榮談到,2018年福建省委書記於偉國在人民日報撰文《發展特色現代農業 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強調“打好特色牌”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的要求,也是福建農業的優勢所在、亮點所在。為此,要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農業向二三產業延伸, 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使農村產業體系全面振興——

  第一,發展特色產業,提高農業競爭力:一是根據福建特色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人文優勢,明確國際市場競爭戰略定位,大力發展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並積極利用農產品電子商務、“互聯網+農業”等新興業態,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 促進農業競爭力提升和農民收入增長。二是加速農產品品質升級,擴大農產品差異化。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 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 堅持質量第一, 推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三是堅持效益優先,強化創新意識、三產融合理念。瞄准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的新變化,推進休閑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現代食品產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四是要抓住發展機遇,找准市場定位特色產業發展最大特點就是“特”和“優”。新形勢下,要根據消費需求,找准市場定位,變“生產導向”為“消費導向”,市場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

  第二,推動農業產業功能向生產、生活、生態拓展:一是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使農村變成青山綠水、環境宜人、四季景觀的地區, 提供新鮮空氣、安全飲水。農村產業由賣農產品到賣“藍天、淨水、碧綠”。二是利用、開發農村文化產業。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許多來自農耕文明, 要充分挖掘文化與農耕、農業之間的關聯性,大力拓展鄉土文化產業,帶動鄉村產業發展。三是大力發展農村休閑觀光產業。未來的旅遊不再是看文物、看景點, 而主要是休閑娛樂, 或把看文物、看景點和休閑娛樂結合在一起。農產品就不僅可食用, 還可觀賞、體驗、收藏。四是發展農村生活服務產業。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 環境優美的農村逐漸會成為康養目的地。成為一個內涵豐富、利潤潛力無限的產業。

  第三,以“三產融合”為紐帶提升產業發展效益:要堅持將鄉村產業放在鄉鎮和村,把產生的效益、解決的就業、獲得的收入留在農村,真正讓農業就地增值、農民就近增收。其核心是延長產業鏈條,實踐中主要有三大策略。一是一產做優:福建農業土地總量更少、環境承載力更低、生產成本更高。如何在農業資源有限的“狹小空間”內“以小博大”?“一產做優、做精”成為當前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即講品牌、講特色、講生態、講安全。二是二產做深:把傳統的農業種養拓展到生產、加工環節,極大地提高農業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提升產業的抗風險能力和水平。三是三產做精:要充分利用這些優勢資源,“鼓勵農戶從事多種經營, 以獲得更多的增值價值, 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開辟新的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