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巍(中評社 于子文攝) |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 海涵 實習記者 于子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專聘研究員李巍日前接受中評社專訪,就拜登執政以來中美關係現狀、美國對華政策、美國台海政策、美國聯盟外交、中美經貿關係、氣候變化合作等議題予以全面解讀。
談及當下中美關係,李巍表示,此前大家“希望拜登任內中美關係會發生某種積極改變”的期待幾乎完全落空。當前,中美關係正在戰略競爭的軌道上越走越遠。而且,拜登政府實際上給中國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主要體現為近幾個月來中國外交環境的重大變化。
這主要與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特點有關,李巍認為,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體現為兩個特點:一是,在對華政策上,美國的建制派和非建制派的想法具有高度一致性,美國對華戰略的共識已經跨越了黨派和朝野。二是,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和手段目前來看,比特朗普政府要更有章法,這體現了建制派外交的特點。
在台灣問題上,李巍認為,拜登政府當前依然堅持在台灣問題上的戰略模糊,並還會採取“切香腸”的方式不斷挑戰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事實上,美國本身並不想同中國發生一場軍事衝突。我們要保持對台灣的戰略和軍事上的威懾,如果美國有“切香腸”動作,我們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與其對衝。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迫使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保持冷靜。
在美盟友問題上,李巍指出,拜登上台後開始全面重整美國與盟友之間的關係,構建拜登政府的“新聯盟戰略”。“新聯盟戰略”包括四大體系,分別是“五眼聯盟體系”、“美歐大西洋聯盟體系”、“印太聯盟體系”和“七國集團”。目前,整個西方世界的聯盟復甦的速度很快,特別是在中國問題上採取了很多一致的宣誓和行為。拜登的聯盟戰略是中國需要高度關注的。但是,美國的盟友也並非鐵板一塊。中國手中是有砝碼的,最大的砝碼便是巨大的市場,中國的市場對整個世界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時,中國在軍事上對美國的盟友都不構成緊迫的威脅。美國想在軍事和經濟上進行盟友動員存在較大的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