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關注:學者把脈2022世界經濟形勢
http://www.CRNTT.com   2022-01-20 00:25:46


外交部副部長 樂玉成(中評社 海涵攝)
 
  在報告發布環節,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廖群發布主題報告《合作突圍:美、中及全球經濟解“困”之道》。廖群認為,當今全球經濟、美國經濟、中國經濟均面臨著不同的“困”局,中美經貿關係不應脫鈎,而應當合作性“再掛鈎”。站在當前節點,美國經濟正面臨四重矛盾,危機漸行漸近:一是經濟結構性問題日益凸顯,二是宏觀經濟政策掉入“刺激陷阱”,三是近年來的政策偏差、補救或糾正面臨多重兩難,四是金融經濟危機與政治社會危機互相推動,漸行漸近;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任務艱巨;世界經濟也正面臨滯漲風險。面對眾多“困”局,中美兩國只有選擇合作,才能實現突圍,只有中美兩國在經貿領域合作性地“再掛鈎”,才能解開各方“困”局,尤其是美國經濟的困境,才能使得中國、美國及全球經濟都重回經濟正常增長的發展軌道上來。

  隨後,論壇進入主旨演講環節,主題為“2022機遇與挑戰”。出席的演講嘉賓有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主任吳曉求,國家統計局原局長、經濟學家邱曉華,建設銀行原副行長黃毅,光大銀行原副行長武健,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財政部原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中國政策科學會研究員、國務院研究室原司長唐元。報告發布和主旨演講環節主持人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賈晉京。

  吳曉求認為,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解。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預期轉弱,也就是信心轉弱的壓力。近一段時間以來外部環境愈發複雜,國內經濟轉型壓力較大,的確給大家的信心造成了不小的衝擊,但還需要挖掘更深層次的原因。制度完善、制度改革比政策調整更重要,信心來自於制度的穩健,來自於經濟制度向市場經濟體制方面不斷的完善,來自於國家制度與法律制度的完善,這是人們信心的根源。對於另外兩重經濟壓力,利用好外循環能夠改善供給衝擊,提高居民收入有助於解決需求收縮。

  邱曉華表示,中國至少應當保持5%以上的經濟增速,這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共同富裕的必要保障。中國經濟換擋降速,既有客觀條件因素,這主要體現在增效提質對帶來的影響、外部環境全球化逆流帶來的阻礙以及突發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也有前期一些政策上的影響因素。根據我們要實現的目標,當前政策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經濟穩中有進是十分有必要的。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發展依舊動力十足,這來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自於微觀主體層面的。這些持久潛力會在政策環境的優化、改革開放的深化中逐步得以釋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