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歲的閔黎明在屏東縣高樹鄉擁有面積10甲鳳梨田。(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屏東3月3日電(記者 蔣繼平)中國大陸自3月1日起暫停輸入台灣鳳梨,一年約影響4萬公噸,佔台灣鳳梨總產量一成。近期因為外銷大陸受阻,農民搶收導致價格滑落,近於成本價,幾乎沒有利潤。屏東高樹鳳梨農閔黎明擔憂4月各地大量量產並重疊,到時才是崩盤的危機,他預計自己今年要賠新台幣兩百萬元,能否受惠政府補助,他感到十分無助,因為基層農民都受制於盤商與行口。
根據“農委會”公布資料指出,鳳梨主要產區有屏東縣(30%)、高雄市(14%)、台南市(14%)、嘉義縣(13%)、南投縣(12%)及花東等地區。屏東縣最大宗,種植面積為3300公頃,年產量16萬公噸,總產值為新台幣38億元。
由於外銷通路中斷,農民近期紛紛搶收,導致價格從原先每台斤新台幣18多元,跌至每台斤10元左右,接下來可能要面對量多價跌的困境。且每台斤要扣掉2元的工錢,實際每台斤只能賺8元,已是成本底限。一顆好的鳳梨重量約2台斤以上,平均一顆鳳梨成本至少要15到16元。
50歲的閔黎明種植鳳梨約8年,在屏東縣高樹鄉擁有面積10甲鳳梨田,他都是種金鑽鳳梨,通路有9成都是走外銷,過去主要都是銷往大陸居多,因為價格較好,因此這次無法外銷大陸也受到嚴重影響,恐怕要賠新台幣兩百萬起跳。
閔黎明指出,雖然他有生產履歷認證,還是可以銷往日本,只是日本較嚴格且利潤較低,過去較少做,現在因為所有人都往日本通路擠,他最近要找日本通路也是頻頻受阻,可能只能依賴內需市場來銷售,也讓他哀嘆“能少賠一半就好!”
按照目前產地收購價格一台斤新台幣8到10元,閔黎明表示,這樣還是算有高於成本,但令人擔憂的是,現在產季還沒開始,但3月下旬開始增加產量,4月開始才是鳳梨真正“大出”的時期,到時一定價跌,苦的還是農民。
閔黎明嘆“政府都是找通路商和大間合作社來合作,基層農民很難獲得幫助,而且搶著採收交貨,只能受制於盤商與行口,農民很難受益。”
台灣鳳梨平均年產量42萬公噸,近年外銷量從2018年3萬1927公噸增加至2019年5萬1476公噸,突破歷史新高。2020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銷量仍達4萬5621公噸。其中出口至中國大陸估97%,其餘為日本(2%)及香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