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阿富汗變天 劉正山:美國國際形象受挫
http://www.CRNTT.com   2021-08-16 00:30:10


 

  劉正山表示,第二,阿富汗長年內部不安定,親美政權沒有帶給大家幸福,內部氛圍就會倒向另一個極端,產生仇美的情緒,也會壓垮軍閥是否要為政府軍作戰的最後一根稻草,產生心理骨牌效應而倒戈。況且,美國撤軍也是公開時程,當然都在塔利班預料內,直接展開不客氣的收編、割韭菜的方式收回。

  親美政權是否會對美國產生疑慮?

  劉正山表示,拜登上週強調“阿富汗軍隊必須為了他們的國家而戰”。其實這些話應該是由阿富汗內部的人自己來講才對,由美國講出這種話,這個姿態就太高了,外界輿論都認為不妥。如果拜登是說“美國依這幾年的規劃進行撤軍”,這樣還可以閃過一些國際輿論批評。

  劉正山表示,自己國家自己救,對美國扶植的親美政權而言,感覺就是“美國跑了”。美國這種方式做起來,訊號實在太像“美國放棄你,連籌碼都不算”。依美國規劃911前撤軍,這是美國保護自己利益的策略,但是現在被塔利班反撲且利用,但美國事後沒有強力作為,拜登站在火線最不利的言論,是第一道傷口。

  劉正山表示,第二道傷口是,美國還去計算過去20年做了多少事,花了多錢,造成多少傷亡,這就等於是“在傷口上撒鹽”,美國想要合理化撤軍的行為,傾向傳達出一種“扶不起的阿斗,所以不關美國的事了”。這些全世界都看在眼裡,對美國國際形象很傷,對美國的領導威信也會產生問號。

  美國堅持撤軍不怕負面影響?

  劉正山表示,這種只維護美國自己利益的政策,比較像共和黨執政的特朗普時代政策,但卻由民主黨新上任的拜登來徹底執行,不太像是有理念的民主黨會做的事情。較合理解釋為美國國內壓力很大,必須兌現撤軍的承諾,犧牲原本外交上的布局。拜登上任後也沒有檢討撤軍政策,意味著反抗軍的機會來了,導致塔利班野火燎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