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現場:港台滬學者論中美博弈下兩岸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1-03-28 00:15:44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原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教授
 

  香港兩岸客家研究中心主任李劍諸提到,拜登對華政策已經相當清晰。第一,支持全球化和多邊主義,打造“民主國家聯盟”,在全球範圍內爭取更廣泛的支持,圍堵中國的意識形態和治理模式的輸出。但美式民主不是沒有隱憂,特朗普的作為及國會騷亂傷害了民主價值,動搖了美國作為世界領導地位。第二,以競爭來定義合作。拜登曾經講,“中美關係原來是以合作來定義競爭,現在是以競爭來定義合作”。競爭與合作的次序對調,實質上反映了中美關係的變化。美國已意識到,中美力量對比,無論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都已朝對中國有利的方向發展。第三,戰略耐性。拜登提出要以“戰略耐性”處理對華關係,反映出其應對中國崛起的力不從心和舉步維艱。可以預見,拜登政府在處理涉華敏感問題時會有較多的自我克制,比特朗普政府更倚重外交手段,更強調冷靜和智慧。

  李劍諸表示,中美是否陷入所謂的“新冷戰”,學界討論得很多。但與當年的蘇聯不一樣,中國已經融入了國際體系,其他國家並不情願在大國博奕中選邊站。中國對中美關係的基本形態,具備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塑造力。這種塑造力需要善以利用,尤其在拜登政府舉棋不定、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階段。中國有條件以靜待動,不被“帶節奏”,以既定戰略定力回應美國的戰略耐性。

  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仇長根指出,台灣當局試圖推進對歐亞國家的關係但難以突破。長期以來,歐洲多國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與台灣發生官方關係,即便有,也是政黨和政客為轉移國內政治與社會矛盾,以“強硬”的對華姿態,為個人撈取政治資本;也有些是受到美國的“煽動、脅迫、引誘”。另一方面,美國出於地緣政治戰略需要,短期不會丟棄“台灣牌”,會繼續玩弄兩手策略,一方面堅持“一中三公報”應付中國;另一方面依托《台灣關係法》、“對台六項保證”,實施“以台制華”戰略。

  仇長根續指,美國“制中、遏中”的戰略不符合時代朝流。美國視中國為“最嚴峻的競爭對手”,同時“在符合美國利益的情況下也準備與中國開合作”。中國巨大的市場吸引力及發展潛力,將給各國帶來更多機遇,美歐及其各國不可能視而不見。全球面對疫後經濟復甦,各國希望摒棄政治干擾,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