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冠肺炎的經濟影響與政策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20-01-30 08:53:21


發自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現在已經快速地蔓延到全國,對中國而言,毫無疑問這已經成為一場公共衛生危機。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電/宏觀經濟政策是需求端的周期性調節工具,如果使用得當,可以燙平經濟波動,改善福利。但既然是周期性的調控手段,就既不宜過度使用,也不應長期依賴。支持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需要靠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但結構性改革往往是知易行難,世界各國概莫能外。但如果老是靠刺激,經濟也會出問題,就像人總是吃抗生素,肯定會影響身體健康。當然,一旦經濟面臨大的下行壓力,政府就應當盡快加大逆周期調控的力度,穩定經濟。而眼下,中國經濟就處於這樣的時刻。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發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學術委員會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文章表示,發自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現在已經快速地蔓延到全國,海外不少國家也確認了病例。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尚未將此列為全球突發性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而對中國而言,毫無疑問這已經成為一場公共衛生危機。

  文章分析,根據現有醫學知識的判斷,與2003年的非典相比,這個病毒的致死率要低一些,但傳播性更強。這場疫情究竟會如何演變、多久才能得到控制?可能取決於如下三個因素:一是病毒傳播的速度和廣度;二是科學家何時能確定病原並形成有效的治療方案;三是公共衛生部門的工作效率。無論何種情形,現在看來,有較大概率是整個事件會持續到第二季度。

  現在還沒法分析新型肺炎會給經濟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如果參考之前我們對2003年“非典”影響的分析,可以大致明確其作用渠道。最重要的機制是擔心病毒傳染,自動或被動地限制人員流動:第一,服務需求減少;第二,生產、投資與出口中斷;第三,失業人口增加;第四, 財政與金融環境惡化。

  可以肯定的是,疫情拖得越久,經濟影響也就越大。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做了一個“初步的評估”,認為新型肺炎可能令中國的GDP減少1.2個百分點。作為對比,2003年“非典”期間,幾家大的國際投行將當年的GDP增長預測平均降低了0.5個百分點。當然,後來的結果是2003年的GDP增速比2002年還要快,但這並不改變“非典”衝擊經濟的事實。

  新型肺炎對經濟最直接的影響是出門減少,很多地方已經實施“隔離”措施,不少疫情嚴重的城市甚至直接“封城”,甚至有報道稱,一些地方把公路給挖斷了。不出門會影響消費,特別是服務品的消費,包括旅遊、交通、娛樂、零售、餐飲等,加上現在適逢春節假期,影響就更大。根據美團等機構之前發布的《2020年春節假期旅遊消費預測報告》,春節期間,全國酒店預訂需求較平日明顯增長,異地用戶占比較平時上漲16%,而文博館類景區門票銷量同比增長五成。現在這些恐怕都已經泡湯。許多企業為春節假期預先儲備了許多物資,這個打擊就可能是雙重的。人不能出門,生產、投資都會受影響,部分地區已經宣布春節假期後推遲開學,工廠、企業推遲節後開工也是大概率事件,更何況全國兩億多的農民工,絕大部分現在都在老家歡度春節,估計大部分無法按原計劃回到就業的城市。香港已經宣布二月底之前暫停所有來往武漢的高鐵與航班,相信來華的外國旅客數量也會急劇減少,其中包括商務旅客,這就會影響出口與直接投資。企業經營受到衝擊,必定會影響到就業。

  2018年全國服務業的就業人數是3億6千萬人,即便只有5%的就業人員因此失去工作,那也有將近2千萬人。消費減少、部分經濟活動中斷、失業率提高以及GDP增長減速,這樣宏觀經濟形勢惡化就比較容易理解。一方面,經濟不好,財政收入勢必減少,但同時對財政補貼的要求反而增加,這些都會導致財政赤字增加、國家財政能力減弱。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可能會大幅增加,而隨著經濟基數縮水,杠杆率反而會進一步上升,增加宏觀、微觀層面的金融風險。不巧的是,上面這些衝擊正好發生在一個比較敏感的時間點。2019年經濟增長明顯下滑,從一季度的6.4%回落到三季度的6.0%,普遍的預期是四季度可能會跌到6.0%以下,並且因此觸發了是否需要“保六”的爭論。所幸的是經濟在四季度穩住了,消費、投資與生產的環比增速還出現了小幅度回升。但如果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再次加大,勢必會直接影響老百姓的生活與投資者的信心。因此,政府在努力控制疫情的同時,也應該考慮採取一些政策應對措施。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